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熊猫金币问世 未标面额试探反应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8日10:01  新京报

  熊猫金币问世未标面额试探反应

  作为投资币,本应当具有面额,但第一套熊猫币却没有,币面上只标注了重量与成色。

  因为当时金币的定价不按照面额流通,而是按照金银的实际重量,并根据买卖双方约定的某日伦敦黄金市场二盘价,另加上生产费用、营销利润综合计价。

  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李葆华决定,按计划发行熊猫金币,币面暂不设货币面额。发行以后,再听取和收集国内外各方面的反馈。

  1982年负责在美国承销熊猫金币的“美国熊猫公司”创始人马丁·魏斯后来回忆说,“当时给我们看熊猫币设计稿的时候,我记得上面是标有面额的,但金币出来后,面额却不见了,好像有人认为不标上面额更美观似的。”当年10月,熊猫金币正式对海外销售,一炮打响,之后销售量节节上升。

  香港金币收藏家陈景林当时正好在美国念书,他说80年代每逢中国熊猫金币发售时,美国人排几条街来购买。他感慨:“对于身在海外的一个中国人来说,中国金银币的这种轰动,给了我很强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年,中国造币总公司就在熊猫金币上标注了人民币象征性面额。

  黄金恢复销售之初不知需求量有多大

  就在熊猫金币向海外发售当年,中国国内的黄金饰品销售开始解禁。这个时间比1979年新中国首次面向国际社会公开发售黄金制品(“北京名胜纪念金章”),晚了3年。

  之所以先国外后国内,主要是因为1979年绝大部分老百姓还在为温饱挣扎,购买力不高。到了1982年,经济有所发展,老百姓收入提高很快,开始有了购买黄金的需求。

  在1982年9月20日正式解禁国内黄金饰品销售当天,人民银行负责人宣布,“现在我国具备了在国内出售黄金饰品的物质基础,因此根据群众的要求,在国内恢复出售黄金饰品。”由于中断多年,当时央行对开放黄金饰品销售摸不准,不知道哪些款式和品种较受欢迎,需求量多大,所以决定在生产金银饰品较有基础的京津沪等城市,开始定点生产和销售,待摸准了之后再逐步扩大销售地区。

  人们已不仅满足于“穿金戴银”

  开售黄金饰品后,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由于国内的黄金价格处于管制之下的固定定价状态,而国际金价是浮动的,所以,有时候国内金价低于国际金价,出现部分人冒险走私,造成大量黄金外流;有时候则高于国际金价,又出现走私分子从国外采购黄金销售到国内,增加人民银行的收兑负担。

  于是,在1983年6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同年12月28日,条例实施细则跟着发布实施,要求出境人员携带黄金饰品不得超过1市两(1市两约31.25克),回程携带黄金饰品不得超过5市钱(折合15.625克)。

  2001年8月1日,国家计委宣布中国黄金取消央行定价,实行市场调节价。一年后,上海黄金交易所开始运营,掀开了我国金融市场建设新的一页。

  值得一提的是,1982年国内市场恢复出售黄金饰品时,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还专门提醒,黄金饰品是一种价格比较昂贵的高级装饰品,消费者应该根据个人的爱好和自己的经济状况自由选购。

  如今,人们已经开始投资金条进行理财,不仅仅满足于“穿金戴银”的传统,而是在经营新的“黄金年代”。

  □本报记者 周鹏飞 北京报道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