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六成青少年犯罪“病根”在家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9日07:54  南方日报

  本报讯(记者/谢苗枫通讯员/饶玲王博林旭俊)广东法院判处未成年罪犯数从2003年至2007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7.96%,2007年犯罪总人数几乎比2003年翻了一番。

  未成年违法犯罪总量为什么在不断增长?他们犯罪背后的根源在哪里?怎样对未成年人展开保护?

  昨日,省政协副主席陈蔚文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司法系统工作者、青少年问题研究者、高校学者齐聚在广东“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和谐社会构建”主题论坛,就预防青少年犯罪碰撞智慧的火花。

  随后,广东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网站(www.gdfzyj.org)正式开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给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贡献“金点子”。

  身心失衡??

  八成多青少年犯罪出于“义气”用事

  论坛上,不少司法系统的工作者及学者都提到目前在广东的青少年犯罪凸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激情违法犯罪在违法犯罪总量中占有相当比例。“所谓激情违法犯罪,就是指没有预谋、事出有因和一时起意的违法犯罪行为。”团广州市委社区与权益工作部吕娜以广州市少教所的调查举例,该所33%在押青少年认为其造成违法犯罪的最直接原因是一时冲动;而高达82.7%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义气”用事。

  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邱鸿钟说,该犯罪的动因可能有10%来自激情,但有90%来自其过去家庭及成长历程。“出门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杀人,但长期的积压很有可能就在某一个爆发点被引爆。”在邱鸿钟等专家的眼内,青少年犯罪主要归因于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心理需求缺失和心理满足失衡。“亲子关系是其中一个重要线索。”邱鸿钟说,家庭溺爱或高压造成青少年人格缺陷,紧张的家庭关系导致孩子“生病”,继而成为“病人”,再次之成为“罪人”。

  据透露,在广州市少教学校,主要因家庭原因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学员占全体学员60%以上。

  教育失当??

  应试教育一起绑架了父母孩子

  论坛透露,广东未成年人犯罪类型主要以抢劫、盗窃和抢夺等侵犯财产型犯罪为主,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81%。

  为什么会是侵犯财产型犯罪为主?专家认为,这与社会上流行的“成功学”有关。“父母的口头禅,老师的案例,社会的价值观都无一例外地把升官发财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邱鸿钟说。

  “应试教育把孩子及其父母都一起绑架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说,当下社会对青少年的评价越来越朝着学业竞争倾斜,荣誉教育、英雄教育、精英教育、淘汰教育充斥校园内外,但最起码的底线教育,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却相当缺乏。

  司法缺失??

  用成人司法

  处置少年是种强暴

  司法部司法协助外事司司长郭建安说,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少年司法系统还未健全。不少专家认为,虽然有最高人民法院在2006年启动了在全国部分中级人民法院设立独立建制的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的试点工作,但我国现行少年司法主体还是设在成人司法的理念和框架之下的,包括没有独立的少年司法程序,少年司法法律文本不具可操作性等,对预防青少年犯罪及保护青少年权益仍未到位。

  “用成人司法处置少年,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强暴。”皮艺军举例说,“受教唆下犯罪与主动犯罪本身对孩子来说就需采用不一样的量刑,如果没有青少年犯罪庭前调查这一环节,那么作出的判决可能就会不够客观。”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