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策】不要指望西方人完全理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9日12:26  国际先驱导报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如何破解分裂势力的“暴力”和所谓“非暴力”的两副面孔?从国际层面而言,西方为何容易被一些中国的分裂势力蒙骗?从国内层面而言,反分裂斗争与民族政策的关系究竟是如何相辅相成的?

  李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

  分裂势力、恐怖势力都是一体两面,我一直把“世界维吾尔大会”和“东突”视为一体,只是它们的表现形态一个是从政治层面活动,一个是从武装层面活动。

  当前的反分裂、反恐怖工作,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把它们所从事的恐怖活动,以及它们之间联系的证据实实在在地找出来,并把这些证据公之于众。这个工作有一定的难度,恐怖分子的活动十分隐蔽,并且很多活动是在境外进行,这给我们收集证据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史安斌(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我们的民族政策可以纳入到“文化中国”的内涵中来。以美国为例,它也对少数民族有很多优惠政策,但这不作为官方行政的层面,而是作为社会多元文化的一部分。这样的做法是基于人的平等价值,效果会更好些。

  在民族政策的对外宣传上,要有“文化中国”的思维,而不要过度强调“地理中国”。我们在国内宣传的这一套,西方人是听不明白的。达赖的做法就是把自己包装成了民主、自由的化身,中国反达赖,反分裂,但在西方人的眼里,就成了反民主、反自由。

  我们不要指望西方人能理解我们的反分裂,不要指望西方人能完全听我们的,因为西方人的反共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因此,这需要我们自己变,用西方人能够接受的话,阐释我们的民族政策。当然,我们的立场不能变,变的只是说话的方式。

  马大正(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

  光靠改善生活不能解决民族问题。政治认同的基础是文化的认同,没有文化认同,政治认同是短暂的,不稳固的。所以民族政策在文化上多下功夫是必要的。要让大家更深刻感受到,尽管信仰不完全一样,文化背景不完全一样,但是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基础,那就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民族的凝聚力其实就是文化的凝聚力,政治的凝聚力往往带有强制性,而文化的凝聚力才是发自内心。但如何从文化上入手,这需要研究和探讨。(本报记者 梁辉/采访整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flash

更多关于 反分裂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