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子说愚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9日16:59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文/骆玉明

  不用说儒学已经重新改造过了,“尚贤”其实是按照统治者设定的标准“尚德”,什么东西只要“独尊”起来,就没 有不是蒙混人的——不想蒙混人,“独尊”干什么

  老子毫无疑问是一个聪明人。但说到管理国家,他却是反对开发民智的,“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 之难治,以其多智”。老百姓思想复杂、念头太多,是引起纷争和社会混乱的根源。“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 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要让老百姓想得少些,吃得饱些,筋骨强壮,头脑单纯。这样的国家容易管理。所以,中国 历代统治者,稍微像话一点,都认为百姓的温饱是自己的责任。

  如果为老子说句公道话,应该承认他有一套完整的政治学说,其最终指向是“自然无为”的社会;他在说“愚民”的 时候,也反对统治者使用狡诈的手段,并且希望他们“以百姓之心为心”,顺适民众的愿望。只不过帝王们最容易接受的只是 愚民的方针,而所谓“以百姓之心为心”大抵不过是挂在口头上的一句空话罢了。

  老子不仅有愚民的基本主张,还提出了若干颇能见效的方法。这里选几条稍加解析,还是有点意思的。

  其一云:“不尚贤,使民不争。”

  尚贤是儒家、墨家的基本主张。但在老子看来,尚贤会使有才能有知识的人势力上涨,其结果仍旧造成民智的开发而 导致纷争。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人执一端,讲思想史、文化史的人会觉得这是一个辉煌的时代,但站在“大一统”的立 场,那情形并不好。所以秦统一六国以后,便有“焚书坑儒”之举。汉代以后独尊儒术,好像是恢复“尚贤”的路子了,但不 用说儒学已经重新改造过了,“尚贤”其实是按照统治者设定的标准“尚德”,什么东西只要“独尊”起来,就没有不是蒙混 人的——不想蒙混人,“独尊”干什么?

  其二云:“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这一条大有道理。因为老百姓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他们看到了比自己的生活更好的情况,就会要求得到这一 切。平民起来打倒贵族,乃是想要得到贵族的权力和享受。可以说:一切不平等就是平等运动的起点。

  按照老子本来的意思,是希望社会风俗归于简朴,不要追求稀罕物事和奢侈的生活。但实际上这是做不到的。那么后 人可以运用的方法,就是在“不见”上动脑筋。虽有而“不见”,也能蒙骗人心。过去中国乡村中的穷人对于高层的生活情状 ,向来只是胡乱猜测。有一则笑话:某个乡下农民对人说:“皇帝一定很快活,大概是天天吃肉吧?”不能说这是“其心不乱 ”的表现,不过他所知天下最好的食物只是肉,那么“乱”的程度应是较小。

  拿这一条来分析某种特别的社会情况,也很有趣。一个穷困落后的地区,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统治者只需告诉人民 :他们的生活已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那么人民会相当满足,社会因此也很稳定。一旦闭塞打开,尽管人民的生活在渐渐提高 ,社会却不能如以前稳定。因为人民所见的“可欲”之物太多,其心已乱。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每每出现动乱的因素,根源就在 于人心的这一种“乱”。

  其三云:“国有利器,不可示人。”

  这一条说统治者对权力的运用不能昭示于人,不可形成定则。否则,下面的人就会掌握了趋避的办法,变得乖巧起来 ,权力将失去作用。

  这一规则常用于君主“御臣”。譬如对重大事件的处置始终保持含糊暧昧的态度,因而随时可以改变立场,令下面的 人无法把握;又如对下面提出的方案,不依据任何理由加以改动,令下面的人无法猜测。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是把政治神秘 化。规则愈明确,权力愈受限;政治愈神秘,权力愈神奇。这种道理不仅古代帝王心领神会,运用自如,现代搞政治的人也有 学得很好的。

  以上种种,又可用老子的另一句话归纳:“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注”是用心关注之意, “孩”( “阂”之假借)是关闭之意。老百姓死命地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可伟大的“圣人”从外面把它关闭了。-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