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世界500强企业曾有200多家在这里设点
●6个国家的领事馆集中在一家酒店
昔日
“63层”自从矗立在环市路的那一天,就被称为“南天一柱”。
“63层”楼高200.18米,里面的广东国际大酒店曾是中国最高的五星级酒店。1992年7月8日开业,占地19000平方米。它是上世纪90年代国内最高的钢筋砼结构,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楼盖的超高层建筑。另外,它还是广州唯一设有停机坪的酒店。
“63层”1~5层为餐厅,7~24层为写字楼,24层以上为酒店客房,集住宿、餐饮、娱乐、购物、办公于一体,其中广东国际大酒店主楼共有603间客房。
“63层”曾经的尊贵,从总统套房可见一斑。它有两套总统套房,而广州其他酒店都仅有一套,这在世界酒店史上也算罕见。这两个套房被德国、英国两国的领事长期包用,作为其总领事的住房。
“63层”还吸引了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菲利宾、意大利、英国、荷兰等七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没有一个建筑物拥有如此高的领事馆聚集率。此外,世界知名500强的企业,有200多家公司在此设点。
在母公司广东国投宣布破产前,“63层”客房的租金年收入合人民币7550万元,平均入住率达57%。如此业绩使其成为全国最赚钱的五星级酒店之一,同时使得广东国际大厦实业在广东国投门第中贵为“千金”。1992年7月8日至1998年10月6日,这段时间是“63层”的顺境,经营效益攀升,上交国投1000多万美元,每年经营收入超2亿元。
上世纪70年代,广州建筑的高度能划破天际线的是白云宾馆,80年代是花园酒店,90年代是“63层”。“63层”成了广州的新高度,又是一登高远眺的最佳地点。
可惜当年没有在顶层安装观光梯,再伟大的人物眺望羊城景色,也只能拾级而上。
如今
十六年从未进行过翻新
根据酒店业的惯例,平均每7年就应该进行一次装修翻新。但广东国际大厦自1992年建成以来,16年没进行过一次翻新。
记者昨日在大厦内看到,大理石地面已经磨得没有了光亮,大堂内的部分原木板墙裙也出现破损。在康乐中心,透过落地玻璃,记者看到两张斯诺克台球桌用红色碎花布罩起,罩布上落了厚厚的扬尘。
大厦内的设施,处处透出上世纪90年代的气息。记者留意到,用繁体字书写的指引牌上,泛黄的展示图片像是历史老照片一般,图上宫女装扮的咨客头插90年代最流行的塑胶花,分立在石拱门、垂柳下。曾经歌舞升平的DK68歌舞厅,如今也已尽失喧哗,歌厅大门紧锁,整层楼无一工作人员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