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Arrol Gellner
译者朱庆和
毫无疑问,美国人听烦了中国如何如何好的陈词滥调。我以前从在中国的家发回的报道,描绘的正是这样的画面,我 想这一次得关注中国的一些有待改变的大问题。
任何到中国城市的人都会发现,中国与美国面临同样的问题:汽车太多。不过,美国人均汽车1.2辆,汽车保有量 已趋饱和,而在中国私家车才初具规模,可能25个中国人当中不到一个拥有汽车。
如果中国人追求美国式的汽车梦——没有理由认为他们不会,地球母亲可能要多出10多亿辆喷吐污染物的汽车。但 愿这一幕出现之前,中国能通过研制零排放汽车,成功跨越当前的内燃机技术。
这为我们带来了中国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糟糕的空气质量。通常在这个国家任何发达地区,天空都是灰白色的, 周遭的薄雾经常造成可见度不到1英里(约1.6公里)。中国人十分清楚这个问题,但他们不把这归咎于大街上越来越多的 汽车,也不归咎于不太干净的重工业,而是归咎于对烧煤电厂的过度依赖。但眼下,为了快速发展,他们似乎甘愿牺牲曾经清 朗的天空——就像美国在20世纪上半叶所经历的那样。
最后,或许最令人沮丧的是,中国依然是一个对质量漠不关心的国家。从我1994年首次来中国起,产品质量就几 乎没有什么改善。总的来说,无论是廉价的还是昂贵的产品,仍然存在惊人的质量问题。没错,这种评估包括了许多贴上“中 国生产,符合严格质量标准”的美国品牌。
鉴于中国经济开放至今已有30年了,上述不足不再能通过官员腐败或追赶西方等理由解释了。问题之所以持续存在 ,原因在于没有刺激改善它们的动机。但是,随着中国最终被迫与其他拥有同样市场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竞争,眼下对质量的漠 视——也是对该国灿烂历史的不敬,无疑会玷污其灿烂的未来。
(美国《旧金山纪事报》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