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读研三的郑超,发明了一种数字模拟领域中还未有人涉及的“失效分析系统”软件,“它能演示现实生活中任何物体受压、受震后是怎样破坏掉的”。在川大,郑超被录入了《名人校友录》。一向行事低调的他并不知道同学们都悄悄喊他“郑院士”、“郑导”。
跨专业考研 高出清华录取线100分
2002年,郑超从河南考到川大轻纺与食品学院时,他不太中意食品专业。“反正大一学基础知识,对以后都重要。”于是他在大一将英语、计算机等基础科和专业知识一一吃透。大二时他找到其他工科学院的课程表,所有科目都去旁听,并从中觅到了挚爱的“数字模拟”。2006年他参加了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他考了440分,比当年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都高出了100分。
“比我聪明的、比我勤奋的人很多,我只是早期做了自我规划,再按部就班完成”。大四时,郑超就帮助研究生导师完成了云南某世界最高水坝的数字模拟。
首创新软件 模拟物体受压破坏过程
又是比同学提前规划,郑超研一完成工程研究,研二探究前沿科学,研三开始自我创新了。“如果在电脑中常规模拟一辆汽车运行,可根据模拟造车,但当车辆撞到墙时,模拟计算只能停止。我研究的是演示车辆怎样破坏的过程,怎样受力破碎,从而找到弥补破坏的方式。”研二,郑超成天钻在实验室里做破坏裂纹模拟,一年时间,在付出住院两次的代价后,郑超写完了由3万个源代码组成的ASOF(失效分析系统)程序。和汽车模拟相似,它能演示现实生活中任何物体受压、受震后是怎样破坏掉的。“遭遇6级地震,这幢楼房是否会坍塌,那个堰塞湖地震后是否会溃堤,都能在电脑中出现,这样我们可以根据破坏反推弥补现实缺陷。”
论文写得好 他被同学称为“院士”
自己做软件创新,郑超也用理论佐证。他将数字模拟中传统的“有限单元法”创新为“两次插有限单元法”,并撰文发表到国际顶级期刊SCI上,另外两篇论文也通过了第二轮审核。据了解,在水电数字模拟领域,能在该刊物上发表文章的博士生也是凤毛麟角,硕士生中能多篇论文通过更是少见。此外他的很多论文还在EI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郑超说,自己不求职称和名誉,“当放眼世界才知道自己只是大树旁的小草,需要脚踏实地做研究”。
记者 肖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