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个开建项目、387亿元总投资,仅仅过了半年多,在汶川大地震中受损严重的都江堰市,已稳步踏上了重建之路。在重建新城的所有项目中,民生设施、基础设施是重中之重。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日前表示,按照规划,未来三年内,都江堰市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都将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重建以“基础”为基石
记者从都江堰市有关部门获悉,截止到2009年元旦,当地岷江4号桥、彭青路、沙西线北灌路改建工程、工业新城重建、城市北区安置房、向峨乡灾后第一批永久救助安置房等基础设施项目,均已复工或新开工建设,城市新区的建设也已启动。目前,都江堰市已初步确定了16个城镇安居住房项目和200万平方米的农村统规、统建房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33亿元,分三年实施,到2010年底全面完成城乡居民永久性安置。
在地震中受损最为严重的山区乡镇——虹口乡,无论主干道还是各村的受损村道,都正加紧施工修复;深溪沟大桥、深溪二桥、庙坝大桥等6座大桥,也在全力重建。去年6月开始修建的从光荣村到久红村的盘山道路,眼下已形成长6公里、宽7.5米的基础路面。基础设施项目的尽速重建,为虹口乡加快灾后重建提供了条件,这正是都江堰下辖的十几个乡镇重建工作的缩影。
民生一切工作的原点
在都江堰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陈琴如今可自己摇着轮椅进食堂。她说,学校所有的公共场所,无论食堂、宿舍还是厕所,都有了无障碍设施,大大方便了在地震中受伤同学的行动。改善人行道条件,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便捷的交通通道,实现100%无障碍,是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的一个重点。
学校和公益设施,是都江堰市灾后重建以来最快得到恢复的。聚源中学、新建小学、向峨中学、都江堰中学等60所灾损中小学校和市中医院、医疗中心、乡镇公立卫生院等37所医疗机构,以及儿童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的重建工程都得到了最快、最及时的投入。2008年9月,都江堰中学投入使用;2008年年底,村卫生站和维修学校维修加固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按照计划,2009年9月1日前,重建学校将全部建成开学;2009年9月底和2010年底,乡镇卫生院、市级医疗机构将分别建成使用。
2008年底,都江堰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已基本恢复,城乡永久性安置房建设全面启动,农村灾毁住房重建达到了60%以上;到2009年底,农村灾毁住房将力争重建完成80%以上,农村受损住房维修加固全面完成,城镇灾毁住房重建力争建成和在建60%以上,受损住房维修加固完成60%。
本报记者袁祺本报通讯员赵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