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以税控烟构想遭遇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5日08:43  中国青年报

  2008年12月14日,网友“西方不亮东方亮”发帖《腐败不腐败看照片,南京房管局长抽1500元的烟》,照片中周久耕抽的“九五之尊”,是镶有蓝边的黄色盒子卷烟。在南京卷烟厂的网站上,九五之尊的包装以古代皇家专用的杏黄色为底,配上雕琢细致的双龙戏珠和蓝色云海图样,带有浓郁的“尊贵”含义。

  九五之尊的这一包装并未遵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要求。2005年中国在纽约签署了《公约》,2006年生效。按规定,生效3年后,所有卷烟制品包装要印上不低于面积30%、并且可轮换的健康警语,但这一举措3年来并未实行。

  直到几个月前,中国国家烟草专卖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卷烟包装标识的规定》。不过,这份规定基本沿用了我国卷烟包装原有内容,在警语面积上,选择了《公约》要求的最低限度30%;警语底色允许使用与包装底色相同或相近的颜色;警语字体高2毫米(小六号字)就算达到要求。

  “这样不能明确告诉吸烟者使用烟草的严重有害后果。”中国民间控烟组织的代表吴宜群表示,现在警示语比原来印在烟盒侧面的警语字体还要小,而且警示区域的底色既不“大而明确”,也不“醒目和清晰”,警示语的一半还采用大多数中国人不懂的英文警示语,更没有那些恶心的图片。

  南京卷烟厂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该厂所有产品将从1月1日起统一执行这一标准,在烟盒上印制警示标。不过,节日期间南京新街口百货、山西路百货的柜台里,没有一盒印有大幅警示图和警语的九五之尊。

  一位老烟民写博客说,类似“腐烂的肺”的图片印在烟盒上,对中低档烟的影响不大,但对高档香烟的冲击显而易见。“消费中低档卷烟的烟民不会因为烟盒难看而戒烟,但高档烟是用来送礼的工具,抽的人不买,买的人不抽。在走后门、疏通关系时,礼品上印着腐烂的肺,拿不出手。”

  “控烟在这个环节遭到烟草企业的强烈抵制,执行下去需要政府的强势推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姜垣说。

  然而,在2008年11月19日的南非德班国际控烟大会上,在讨论关于烟草包装警示语的实施准则时,大多数国家都赞成不作修改地通过,但中国代表团发言称,使用腐烂的肺等图片警示很困难,因为中国烟盒上的名山大川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放上难看的图片是对广大公众的污辱和不尊重,因此尽管从法律上、健康上中国不反对,但从民族感情和文化基础上有保留意见。

  据媒体报道,一位来自中国烟草专卖局的人士在会上发言称,“目前我国高档卷烟的消费中以礼品形式的转移消费占了很大份额,由于包装的巨大改变,将可能导致我国的高档卷烟从礼品形式的转移消费领域快速减少或退出,还可能导致高档卷烟的价格回落。”

  当晚,中国被与会的200名全球NGO代表授予“烟灰缸”奖,“颁奖词”是:“宁要漂亮烟盒,不要公民健康”。

  “以税控烟”的绊脚石

  “天价烟”的礼品文化,让最近呼声甚高的“以税控烟”构想遭遇尴尬。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去年12月16日发布了一份“以税控烟”的报告。这份名为《中国的烟草税收及其潜在的经济影响报告》援引数据称,中国每年约100万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疾病,占全球此类死亡人数的1/5。如果将烟草税率从目前水平提高到零售价格的51%,也就是每包卷烟增加1元钱的从量消费税,则吸烟者人数将减少1370万,340万人的生命将得以挽救。与此同时,政府税收将增加649亿元,这些税收可以作为医疗保障的资金来源。

  报告的撰写者,四川大学卫生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毛正中告诉本报记者,报告结论基于一个叫“价格弹性”的数据,即烟变贵,抽烟的人显著变少。不过,他在调查中发现,中国烟民对卷烟“价格弹性”很小,也就是说,即使烟变贵,抽烟的人也不会因此而戒烟。

  毛正中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学校做访问学者,他发现,国外的卷烟种类很少,每个国家都在10种以内,而中国的卷烟一度达到2000余种,最近两三年烟草企业兼并后,现在市面上还有200多种卷烟。

  这份报告里用红色字体标出:“(弹性较小)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中国卷烟的价格有很大差异,从1.00元/包到超过100.00元/包,于是,当卷烟价格变化(提高)时,吸烟者很容易转而购买更低价格牌子的卷烟,而勿需戒烟。”

  这份报告还指出,由于卷烟价格的差异范围很大,大幅度地提高从量税对吸高端烟的吸烟者影响不大。目前根据市场的认可程度,一般将行业内的一类烟(不含税调拨价每条100元以上)定位为高档烟。毛正中告诉记者,这部分卷烟目前已经征收了45%的从价税,但市场对一类烟的需求仍比较旺盛。一份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烟草行业共生产一类卷烟牌号65个,产量323万箱,销量由2002年240万箱增长到2005年330万箱,保持年均30万箱的增长量和12.5%的增长率。

  那么提多少烟税,能让局长们不再抽“天价烟”呢?

  和这套“以税控烟”遭遇的尴尬一样,中国控烟之路还相当漫长。2006年《公约》在中国生效,2007年中国卷烟生产量21413.8亿支,销售21395.9亿支——在中国政府签署《公约》后的4年中,卷烟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增加了约14%。

  “《公约》条款的实施准则对缔约方并不具有刚性的约束力,仅靠道义的力量来约束。”姜垣表示,如果没有法律的支持,控烟效果“很不乐观”。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flash

更多关于 周久耕 天价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