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京杭大运河申遗进入实施阶段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5日13:19  北京晚报

  本报讯(记者丁肇文) 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已经进入实施阶段。记者今天从市文物局了解到,目前北京市正在编制大运河保护规划,并配合申遗工作初步开展了大运河专项调查工作,测定了沿线文物、遗址的保存状况和基础地理信息。

  目前北京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给地下文物的考古发掘和保护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今天上午市文物局披露的数字显示:刚刚过去的2008年,配合城市基本建设,本市文物考古部门完成地下文物勘探项目42个,勘探面积达312万平方米。通过勘探工作,共完成发掘保护项目26项,发掘面积1.4万平方米,抢救保护各时代古墓805座、窑址44座、古井遗存5处、建筑基址68处,保护可修复文物1700余件。

  根据国务院关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部署和要求,2008年北京市还启动了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配合国家文物局开展了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完成了部分长城本体及其附属建筑遗址的考古调查和认定,并重点进行了明代以前长城年代考证工作的考古勘探工作。为完善地下文物保护基础数据,组织开展了清代园寝专项调查,初步掌握了北京地区清代园寝的分布规律和墓葬习俗。

  在配合城市基本建设进行的考古勘探中,多个项目都取得了重要发现。其中对大兴康庄两限房项目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为1800平方米,共清理塔址25座、窑址12座。特别是发现了一处辽金时代塔林, 共发现塔基25座,在塔基下还发现有地宫,内有白瓷盘、白瓷杯、黑釉碗、瓷香炉、石菩萨、铜菩萨像,以及高僧的骨殖等。在同时发现的残存的经幢上,还刻有汉文和梵文《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介绍僧人生平事迹的文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建国以来,这样大规模的塔林的考古发掘在北京尚属首次。

  此外,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考古人员在大兴新城北区16号地,共发现古墓葬46座,其中部分辽金墓墓室内有壁画,对研究北京地区古代墓葬的壁画颜料、绘制方法、病害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密云县第七中学工程工地的考古发掘,共发现古代墓葬57座,出土各类文物90余件。考古人员摸清了密云地区自唐代至清代不同时期墓葬的形制、结构和特点。而考古人员对亦庄开发区和大兴新城多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已经证明东汉初至东汉末,这一区域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目前文物考古人员正在寻找这一时期的城址和居住遗址。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flash

更多关于 京杭大运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