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权威地震专家:凭这预测地震,够呛!

  准确预测48小时内地震?专家斥之“无稽之谈”追踪

  崇州网友“成都若善”因发明了一个地震预报装置,擅自在网络发布地震预测信息,引起多方关注。昨日,“成都若善”(左)携其地震预报装置来到成都理工大学,与地球物理学博导、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授、《汶川大地震未对成都主城区造成损害的初步分析》报告撰写人之一———曹俊兴(右)面对面。

  家住三层“洋楼”

  身高一米七左右、高挺的鼻梁、NIKE圆毛帽,笑起来带着憨厚的笑容,记者昨日见到了地震预报装置的发明者“成都若善”。他向记者坦言,自己真名姓但,“其实我并不像网友说的那样纯属炒作,我家的经济条件是比较可以的。”但先生此话并没有夸张。他在崇州市城郊的确有一座三层楼的“小洋楼”。“家里有10多间房间,如果全租出去,一年的租金都是好几万元。我认为装置的原理和比较准确地预测到地震的事实说明了我的预报装置是很有用的,所以我还是希望专家对我的装置进行鉴定。”

  昨日上午,但先生带着他的地震预报装置赶往成都理工大学,让曹俊兴“鉴定”一番。一路上,他像照看孩子一样保护着自己的发明。

  原理可行 精度差远了

  “在地震发生前,地壳下面的物质会发生形态、位置和温度等变化,势必会破坏生成地磁的一些因素,那么这一区域的地磁将发生变化。通过这个原理加以实验,找到一个合适的点,来做出判定。”在理工大学,针对曹教授提出的原理问题,但先生详细地说道。但对于曹教授“合适的点”的疑问,但先生不愿透露,称其为秘密。

  “通过地磁的变化来预测地震,在理论上是有依据的。国内外都有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地震监测。我国利用这种方式进行监测工作已经有几十年了。”曹教授表示,“在成都西部区域就有一个测地磁变化的国家台。虽然其线圈匝数很多,精度已非常高,但由于引起地磁变化的因素很多,从目前掌握的大量数据来看,仍不能判定出地磁场变化与地震有确实的相关性。这个不仅在我国没有找到,在国外同样没有找到。现在的科技手段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的可能性。”

  能“预测”地震 偶然多于必然

  曹教授将其预报装置通电后再次进行了仔细查看。“你这个可能顶多是个双线圈,其精度与国家台相差太远。”曹教授最后得出结论:凭这个装置要想预测地震,够呛!但先生对曹教授提出的看法和分析表示赞同。至于为何但先生预测的地震比较接近事实,曹教授表示:“偶然性多于必然性!余震本来就比较多,只是时间点上的巧合而已。”

  在返程路上,但先生并没有表现出特别沮丧的表情。“专家并没有对我的预报装置一棒子打死,还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意见,让我对地震预测的研究更有信心了,但我绝对不敢再在网络上随便预报了。”

  本报记者 雷浩然 实习生 王汲文 摄影 郭广宇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