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汪洋批地方官:讲总量如数家珍 谈人均闪烁其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7日08:04  南方日报
汪洋批地方官:讲总量如数家珍谈人均闪烁其词
昨日,汪洋参加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分组讨论。本报记者莫伟浓王辉摄

汪洋批地方官:讲总量如数家珍谈人均闪烁其词
昨日,黄华华参加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分组讨论。本报记者王辉莫伟浓摄

  本报讯(记者/胡键吴哲)  昨天,省委十届四次全会进行分组讨论,与会人员认真围绕会议有关报告和文件,结合广东当前形势和各地各部门工作,着重从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会场上,思维激荡,洋溢着探寻科学发展的精彩之声。

  汪洋冀望各级领导干部摆脱“重物轻人”观念“当我问到人均概念,希望你们脱口而出”

  “我希望有一天,当我问到人均概念时,你们能脱口而出!”这是昨日省委书记汪洋在参加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小组讨论时,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

  昨日,汪洋先后到第9组、第19组参加讨论,分别与惠州市、潮州市以及省直有关部门等与会人员一起审议报告。一些地方领导在介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讲GDP总量、财政收入总量等数据如数家珍,清晰明了,但被问到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时,却往往闪烁其辞,或称“还没有算出来”。汪洋由此发出以上感叹。

  汪洋说,现在我们的领导干部,一说到总量概念,每个人脑子里都有一本账,讲得很清楚。但一讲到人均概念,很多人含糊其辞,就是因为他们在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人均概念”。广东的财政收入总量全国第一,甚至还比第二名高出了几百亿元。但我们的人均财政收入仅为全国第12名,人均财政支出仅为全国第16位。一算“人均”,差距就出来了!

  汪洋强调,注重人均概念,并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新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理念。各级领导干部脑子里树立了人均概念,就会深化对发展模式的思考,并推动发展模式的转变,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注重人均概念要求我们在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时不仅要看结构怎么调整,产业如何升级,公共服务怎样改善,还要研究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人,弄清他们的数量、素质、结构等一系列问题。韶关市去年GDP增长10.5%,人均GDP也增长了10.5%,之所以能实现“总量”与“人均”的协调增长,就是因为韶关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高度重视人口的转移和职业技术培训。这就是发展模式和发展观念的转变。

  汪洋强调,与粗放型增长方式相适应的某些发展路径和思想观念,随着发展阶段和形势的变化,有的已经成为影响科学发展的障碍。忽视资源环境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绝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和群众利益为代价,谋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级领导都必须注重人均概念,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表现。如果老是捧着总量牌子不放,传统发展的模式就转不过来。有了人均概念,就能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从“重物轻人”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黄华华要求各级政府与企业共克时艰“东莞有信心,我就有信心!”

  昨日,省长黄华华与东莞的与会人员进行小组讨论。一坐下来,黄华华就笑着说:“全省出口加工贸易最多就在东莞了,2009年你们有没有信心?你们有信心,我就有信心了。”

  当听说东莞去年实现GDP3710亿元,增长14%,全年进出口总额1133亿美元,增长6.3%时,黄华华表示,广东在这次经济危机中首当其冲,东莞又是重中之重,但受影响最大的东莞GDP增速却远远高于全省,实在难能可贵,也说明东莞此前几年就开始谋划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尤其是东莞加大外贸企业转内销的经验值得在全省推广。

  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在会上介绍,在过去一年里,东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据初步统计,去年全市GDP达到3710亿元,增长14%;财政总收入600.8亿元,增长11.3%;进出口总额1133亿美元,增长6.3%,其中出口额650亿美元,增长8%。

  尤其是东莞去年企业内销完成1673亿元,增长19%,增幅高过出口总值11个百分点。这一亮点受到黄华华的高度肯定。

  黄华华说,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面,广东走在全国前面,从2004年起在东莞试点,在国家政策还未放宽的情况下,允许三资企业做内销。两年后的2007年初,国务院才正式批准这一政策,三资企业转内销才获得合法地位。“我们碰到的问题比人家早,解决办法也比人家早。否则,去年经受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东莞如果没有近1700亿的内销,GDP增速能达到14%吗?”

  去年,东莞拿出“6个10亿”创立帮扶资金,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今年春节前还将组织市镇村干部到所有外资企业进行访问,为企业打气,坚定信心。黄华华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政府要把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放在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上面,与企业共渡难关,共克时艰。

  黄华华说:“在困难时期,政府更应该登门服务。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政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不是企业找政府,而是政府主动找企业。何谓抓落实?服务企业就是抓落实,政府要为企业分忧解难。这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只要能帮企业解决困难,我们就有希望。”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人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