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调研11个领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7日17:30  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 在教育部1月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办公室调研组组长、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介绍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编制调研工作的进展。

  这次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下了很大力气组织了规模比较大的调研活动。2008年8月份,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规划纲要》工作方案以后,10月份刘延东国务委员又召开《规划纲要》工作小组会议,审议了《规划纲要》调研工作方案。在这里补充一下,《规划纲要》制定工作领导小组是由家宝总理任组长,延东同志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了国务院相关部门,大体上有这样几个部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与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研究室、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协,由这些部门的主要领导组成了《规划纲要》领导小组,由这些部门的相关负责同志组成了工作小组,是这样的一个结构。

  下面我分五个方面给大家报告关于调研工作的基本安排。

  第一,关于调研工作的主要任务。

  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全面分析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机遇和挑战,全面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要求、新期待,全面把握国际国内教育发展趋势。立足国情,改革创新,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需求,反映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核心,科学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发展思路、基本政策和重大部署,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以及分阶段和分地区的目标提出要求,特别要提出2012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目标、重大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项目。系统研究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教师培养、教育发展保障等重大问题,找准症结,提出思路。围绕制定若干分地区规划纲要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及民办教育、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等分领域专题规划,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深入调研。

  第二,关于调研工作需要坚持的指导原则。

  1、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道路。以人为本,全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统筹城乡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统筹教育的改革、发展、稳定,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2、坚持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操作性。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需要,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务虚与务实相结合,长远与当前相结合,发现问题与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相结合。政策建议既要体现战略性、前瞻性的要求,又要具有针对性、操作性,按照不同的需求和供给条件提出目标和政策选择方案,注意与科技、人才、人口等其他规划的衔接。

  3、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摒弃各种先入之见和条条框框的束缚,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积极创新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以改革促发展。坚持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意性。

  4、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发扬民主,依靠群众,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学生及家长的意见,重大问题和《规划纲要》草案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搭建有利于民意表达的平台,畅通有利于民意表达的渠道,鼓励争鸣,使调研和公开征求意见的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促进决策的民主化。

  5、深入研究,突出重点。全面分析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现状,综合考虑学龄人口、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对未来做出科学预测,明确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促进决策的科学化。统筹协调,科学布局,处理好全局与局部、总体规划与专题规划、近期与长期目标、软件与硬件的关系。在深入研究、充分听取意见、反复讨论的基础上,找准问题的症结,重点研究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矛盾以及长期困扰教育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充分吸纳和运用各部分和教育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集中精力,重点突破。

  以上是五项在调研工作中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教育改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