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账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8日05:31  哈尔滨日报

  撰文/本报记者 左楠 季佳莹

  资料片提供/邱育嘉

  写在前面

  细读《哈尔滨市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用于民生的每一分钱,都蕴涵着对社会民生深切的牵挂、真挚的关怀:钱,必须服务于公共利益;怎么花,得让老百姓看明白。

  一组组数据,显示了哈尔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骄人成绩;一串串数字背后,是百姓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

  在这本由大量数字和表格组成的政府账本里,民生成为最大的亮点。预算草案作了这样的安排:2009年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主要支出项目为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支出24.5亿元,增长5.2%;公共安全支出10亿元,增长8.8%;教育支出9亿元,增长18.6%;科学技术支出3亿元,增长16.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5亿元,增长30.5%;医疗卫生支出9.3亿元,增长20.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7亿元,增长14.2%;农林水事务支出6.5亿元,增长31.7%……

  一份政府账本,牵动着越来越多的心。由建设财政,到吃饭财政,再到民生财政,不论支出还是预算,都在着力秉承这样一个理念:最大可能地反映公众的意愿,让百姓的钱更好地为百姓谋利益。

  回首 2008

  公共投入多百姓得实惠

  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字里行间、章节段落,一个个数字都显得那样温暖,让人切实感受政府对民生领域的倾情投入:把钱花在百姓身上。

  体察民情关心百姓冷暖,这一份非常温暖的“民生财政”让人心存感动。

  让我们记住这些数字:

  ———2008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4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7.2%,为近4年来增幅最高水平。

  ———市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1.2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8.5%。

  让我们记住这些努力:

  ———各级财政部门大力组织财政收入,正式启用了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加强对税源企业监管,促进各项税收及时足额入库;

  ———通过收入直缴、以票管费、机打票据等方式,抓好非税收入管理,杜绝收费单位截留、坐支、拖延上缴收费资金,做到应收尽收……

  数字支撑着大写的民生,努力夯实着公共财政的基石。

  数读·民生

  2008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01.3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5.6%。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民生倾斜,不断加大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投入,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事业发展。

  49.5亿元 农村农民得实惠

  支持“三农”

  全市农业投入28.6亿元,比上年增长42.5%,重点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和兑现新农村建设试点政策等。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及时足额拨付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涉农补贴20.9亿元。

  78.5亿元 社会事业支出力度大

  保障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发展

  全市教育支出55.4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水平,开展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支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市区中小学“行业规划”改造、职业教育发展和贫困助学。全市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6亿元,比上年增长17.5%,重点支持了大冬会场馆维修改造、社区图书馆及乡村文化站(室)建设等。全市医疗卫生支出18.5亿元,比上年增长30%,支持了市第一医院、市儿童医院、市第四医院和7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新设备、改造环境。

  31.4亿元 编织社保安全网

  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

  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亿元,比上年增长26.8%,保证了再就业资金、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等按时足额拨付。加大社会救助力度,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五保人员生活费标准,支持城市低收入困难家庭分类救助、为生活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等工作开展。支持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拨付资金4351万元,给予7708户廉租户租赁补贴,并对10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进行维修改造。

  27.3亿元 建设更美丽的家园

  支持城市建设管理和节能减排

  通过自筹和争取省级财政支持,投入资金18亿元,用于哈大铁路、轨道交通一期、城市棚户区改造、城区路网改造、松浦大桥、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按有关规定返还土地出让金8.4亿元用于棚户区改造。积极促进节能减排,筹措落实资金8800万元,用于淘汰落后产能、松花江水污染治理等项目。

  前瞻 2009

  让每一分钱发挥最大效能

  2009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231.5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1.5%。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99.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5.7%。

  惠及三农的统筹预算

  作为农业大市的哈尔滨,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至关重要,2009年,预算支出对于惠及“三农”的比例也逐渐加大。

  向农业倾斜

  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哈尔滨市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保证国家和省、市有关财政政策落实。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支持农业生产

  加大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水库除险加固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积极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和畜牧业发展,重点扶持骨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继续深化乡镇机构、财政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农村经济管理的新体制、新机制。大力推进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制度建设,认真落实以奖代补政策。继续化解乡村债务,在解决普九债务的基础上,化解其他教育和公益事业债务。

  彰显和谐的民生预算

  透过纷繁复杂的各项财政收支数字,2009年,公共财政情系社会民生的时代主题再次被大写和凸显。

  “民生、幸福、和谐”,又一次在政府财政预算中得到发扬与彰显。

  就业社保

  贯彻《就业促进法》,进一步加大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保缴费补贴及时拨付到位。积极做好小额贷款担保工作,扩大贷款对象范围,提高贷款额度,支持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等自主创业。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在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同时,支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扩面工作。

  安居工程

  积极落实资金,确保哈尔滨市棚户区改造、农村泥草房建设顺利实施。支持做好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和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工作。

  教育事业

  增加教育投入,支持开展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检查和危房改造,继续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启动实施第八批中小学“行业规划”改造,全市改造资金由原每年4500万元增加到6000万元。

  城市建设

  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通过纳入储备土地的开发整理、提升土地收益水平以及整合城市空间资源、转让市政设施冠名权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城建资金收入渠道,重点支持轨道交通、城市路网改造、三环西桥、无灯街改造和“干净城市”建设。

  责任政府的绩效预算

  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把每一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让每一分钱都发挥其最大效能———这是各级财政部门不竭的努力和追求。

  对重点项目民生项目进行绩效评价

  在将哈尔滨市部门预算上报人大财经委审议的同时,继续将预算单独安排的5000万元民生项目支出提交人大财经委审议,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稳步推进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扩大开展绩效评价项目数量,选择一批重点项目、民生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试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推进参与式预算改革向纵深发展

  逐步增加参与式预算项目类型,将教育、文化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纳入参与式预算范围;在每个区县选择部分村进行参与式预算试点,凡是能通过参与式预算方式运作的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都要实行参与式预算。

  专项检查部门预算编制执行情况

  在继续加强对预算单位日常财务监督的基础上,重点围绕部门预算编制执行、会计信息质量等进行专项监督检查;认真执行《哈尔滨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

  宏观调控的发展预算

  政府的肩上一直扛着这样的重任:以关注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促进经济稳定运行为核心的经济发展。

  面对全球化的金融危机和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2009年的预算报告,唱响了保增长、保发展这一主题。

  支持大项目建设

  抓住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关投资大幅增加的机遇,与有关部门配合,筛选一批大项目向上申报对接,争取上级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对需要地方配套的项目,积极落实好配套资金。完善哈尔滨市鼓励招商引资的财税优惠政策,对引进符合条件的财源大项目等给予补助、贷款贴息等扶持,促进项目落地。

  支持经济结构优化和园区发展

  综合运用新型工业化、财源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专项资金,支持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绿色食品、医药和化工5个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3个新兴战略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旅游和服务外包业发展壮大。培育对俄出口骨干企业,扶持哈尔滨市对俄出口加工园区和加工基地建设。支持哈大齐工业走廊园区和航空汽车产业城等重点工业园区建设。

  支持发展民营经济

  认真贯彻落实哈尔滨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哈尔滨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由10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用于发展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继续向民营企业担保中心注入资本金5000万元,增强其贷款担保能力,并建立“创新型企业专项担保基金”,更好地支持科技型、创新型民营企业发展。

  支持国有企业改革

  认真研究推进公益性企业改革的财政政策,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国有公益性企业改革发展。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逐步扩大试点企业,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