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书场村6个家庭昨收到10袋香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8日09:07  海南特区报

  

书场村6个家庭昨收到10袋香米

  书场村6个家庭昨收到10袋香米

  一学校送去温暖,愿这些家庭过个好年

  本报讯 “村中的老人和残疾人家庭,生活的确很艰难。”昨日,山高小学负责人洪显平女士致电本报,表示山高小学愿意帮助本报1月6日报道的书场村6个贫困家庭,学校已经购置了10袋香米准备送去,“愿这些家庭过一个好年”。

  “这些米是给我们家的吗”

  “这些米是送给我们家的吗?”57号张卫兰的小外孙恰好在家,看见有人送来两袋大米,他高兴地问。

  在确定这两大袋米已经属于自己家后,小家伙开心得不得了,一个劲地围着米袋转,甚至还想跳到米袋上坐坐,最终被张卫兰笑着拦住了。

  “送这么多米,真是太麻烦了,谢谢你们。”张卫兰老人对山高小学的工作人员说:“我们家的条件不好穷,连一张像样的椅子都没有,不能好好招待你们,真的很过意不去。”

  梁阿婆第一次喝到牛奶

  59号家庭的梁阿婆虽已87岁高龄,不过她的记性不错,坐在门口的她,一眼就认出了前两天过来采访的记者。当记者告诉她有人来送大米时,阿婆很是高兴,站起来要和大家一一握手。

  工作人员看到老人孤苦无依,家里也没有什么吃的,就悄悄地走出去,给梁阿婆买了两箱牛奶和一大盒保健品。

  牛奶买回来了,可梁阿婆不知道怎么喝,大家又教她怎么插吸管。梁阿婆是第一次喝牛奶,她喝了几口说:“感觉还不错,很好喝!”

  随后,工作人员分别给55号、56号、58号、60号贫困家庭送去了大米。

  63号家庭有米有油了

  昨天下午,市民林女士打电话告诉记者,她和女儿刚刚参加了电视节目,赢得了价值3000元的“家庭梦想”。她买了两袋米,一桶油,准备送给63号家庭,“我们家刚实现梦想,所以也特别想帮助他人圆梦,传递这种温暖”。

  来到63号牛亚狗妻子家,老人很高兴,连连称赞对方“热心肠”。

  走进贫困家庭 本报暖冬热线:66742110、66700110

  67号家庭

  采访主角:王秀珍

  年龄:78岁

  家庭住址:海口市大同里351号

  78岁阿婆照顾姐姐30年

  王秀珍今年78岁,她的姐姐今年93岁。姐姐身体一直不大好,而且是孤寡老人,王秀珍照顾姐姐已经30年了。

  常年照顾姐姐的王秀珍,获得了海口市妇联“道德模范人物”称号。

  姐姐每天卧床不起,饭菜也是王秀珍做好了端给她吃。如果老人想出去散散心,王秀珍就得小心翼翼地把姐姐扶到轮椅上,再将姐姐推出去。

  ●心愿:王秀珍说,虽然自己年纪也不小了,但尚能照顾好姐姐。不过毕竟家中清贫,王秀珍的新年愿望是,希望好心人给姐姐送点纸尿裤,送一瓶香水和一瓶沐浴露。

  68号家庭

  采访主角:李跋

  年龄:42岁

  家庭住址:海口府城大园里230号

  照顾疯妻10年从无怨言

  每晚在海口丁村路口的菜市场,你都会看到一位中年男子在摆摊卖书。这名男子叫李跋,小小的书摊是他们家的经济来源。10年前,李跋的妻子疯了,除了10年如一日地照顾爱妻,李跋一人既当爹又当妈地拉扯大4个孩子。对于生活给他所带来的苦难,他从来没有抱怨过,“我没有什么文化,但我喜欢看书。所以靠卖些旧书过日子,既能满足爱好又能支持家里。”李跋笑着说。

  交谈中,记者得知李跋一家人竟然3年都没有吃过肉。李跋说,妻子的病得治,孩子上学还得有生活费,所以平时必须得省着花。他的妻子一个月里只有几天是清醒的,若发病了连孩子都不认得。“妻子嫁给了我,我是不会抛弃她的。我会一直给她治病,养她到老。”

  ●心愿:当记者问起李跋有什么心愿时,李跋笑着摇摇头说:“凡事只能靠自己。如果有好心人能给孩子们买些肉尝尝,或买桶油,我就很满足了。” (记者 王彩虹 文/图)

  69号家庭

  采访主角:冯端汉

  年龄:83岁

  家庭住址:海口市秀英区海口港西区宿舍52幢104房

  83岁冯阿公电视没钱修

  冯阿公一家五口挤在一间老房子里。两个儿女都患有精神疾病,儿子每天在家里不出去,但女儿每天都在外面四处闲逛,让老两口格外操心。一家子每月的收入就是冯阿公的600元退休金。

  冯阿公家里有一台旧电视,不过也是坏的。这台坏电视也是好心人送给他们的,用了一段时间就出毛病了,没有钱修。

  家里面有两张床,老人让儿女们用了。冯阿公和老伴睡在客厅,他们的床是由长凳和床板拼凑而成的。除了这张床,十几平方的客厅,剩下的是一个老式的木柜。

  ●心愿:冯阿公说,儿女的精神都太不正常,能照顾他们多长时间就照顾多长时间。“我活了这么大年龄,从来没睡过一张好床。”老人说,自己现在就是想要一张好点的床。

  70号家庭

  采访主角:符茂正的妻子

  年龄:45岁

  家庭住址:海口市大同里319号亮肚村23号

  婆婆丈夫住院愁坏妻子

  因为脑出血,符茂正在住院。不巧,一个半月前,符茂正的妈妈在家门口摔伤,摔断腰骨。现在,母子两人进了同所医院,一个住三楼,一个住一楼。

  原来,青黄不接时,兄弟还可以照顾符茂正多一点,现在母亲也病了,使得家中情况更加困难。

  每天,符茂正的妻子白天多在医院,等到晚上才回到家中,给孩子做饭。

  家中有一个儿子,智力发展不健全,有时候会犯癫痫。还有个女儿,是他们家中光景尚佳时收养的孩子。

  ●心愿:说到心愿,符茂正的妻子特意问了下儿女,她说,大人苦点不能把孩子苦了。最后,母女商量出来,希望好心人给女儿送些牛奶喝,给两位病人送点奶粉和麦片。

  71号家庭

  采访主角:韩玉玲

  年龄:50岁

  家庭住址:海口市秀英区海口港西区宿舍27幢102房

  儿子的学费经常凑不出来

  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韩玉玲一家是处在低保边缘的困难户,一家三口仅靠她那患有哮喘病的老公微薄的退休金度日,每到开学初,常常连儿子几百块钱的学费都凑不出来。

  采访韩玉玲时,她总是答非所问,因为她患有轻微的精神疾病。记者了解到,韩玉玲常常到居委会去“讨东西”。前段时间韩玉玲就向居委会提出,“我老公整天说冷,你们能不能捐点衣服给他穿”。

  ●心愿:“春节快到了,我想要些米和油,还想要些年货,可以吗?”面对陌生的记者,韩玉玲提出这些要求时,显得小心翼翼的。

  72号家庭

  采访主角:郑秋菊

  年龄:52岁

  家庭住址:海口市秀英区海口港西区宿舍33幢104房

  每天卖甘蔗挣点钱度日

  8年前,郑秋菊的丈夫因患白血病去世,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垮掉了。打那以后,郑秋菊孤身一人,辛辛苦苦将儿子拉扯大。她告诉记者,当时为了给丈夫治病,向亲戚借了2万块钱,至今仍有1万块钱没有还。

  平时郑秋菊就靠沿街叫卖甘蔗挣钱度日。因为收入少,郑秋菊买不起煤气,至今仍然烧柴火煮饭。当记者提出给她拍照时,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屋里一下雨就漏水,光线也暗,就在外面拍吧。”

  ●心愿:朴实的郑秋菊愣了好半天,都说不出新年愿望。最后她告诉记者,儿子已经长大了,现在就她一个人生活,过年能有一床新棉被盖就很开心了。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见习记者 龙亭颖 刘江浩 文/图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