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热土:一所设计“大学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9日11:30  深圳晚报

  

深圳热土:一所设计“大学校”
设计创意无所不在。(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冯明 摄

  进入2009年,对于深圳乃至全国的设计来说,将注定是要腾飞的一年。站在“设计之都”的起点上,深圳收获的不仅是一张通往世界的名片,也使其自身得到前所未有的沉淀与思考,而此时的深圳,应当成为一所设计的“大学校”。在这个与众不同的“学校”里,通过展会、论坛、设计教育、设计创作等多种元素,让全社会形成尊重、鼓舞、欣赏设计的氛围,培养出了更多的设计师、设计大师,并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平台,成为设计师选择深圳学习、创业的理由。

  1

  让深圳成为创意“校园”

  作为设计之都的深圳,应该成为处处能展现创意的地方,就像一个大学校园,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触目所及的都是有创意的设计,都能感受到作品的魅力。人们可以从中欣赏设计之精美、学习设计之精巧、体会设计之精深。

  深圳就是一个有关设计的大校园,用浓重的校园氛围感染人吸引人,体现了对设计师和作品的尊重,鼓舞了设计师创新和学习的愿望。

  今天,很多的市民开始在身边寻找城市中无处不在的创意,琢磨其中的设计特质,大到城市的规划、建筑、景观,小到公交站牌、电话亭、公园的座椅,甚至墙上的每一幅海报,都在寻找那种设计感。

  深圳有十几万人从事设计行业,有几千家设计公司,在设计师的热情被再次点燃之后,我们相信其所迸发出的巨大的能量,将感染着深圳的每个角落,民众的设计意识和审美能力也获得了空前的提高,设计似乎成为一种深圳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在深圳的每个角落,比比皆是的设计创意都会不经意地进入你的视线:

  ——被称为“创意集市”华侨城创意文化广场,市民展示造型奇特古怪的布艺公仔、个性化饰品饰物、小型创意家居用品,更是设计师展示创意的热闹集散地——深港设计师的工作室、前卫的酒吧、国际青年旅舍。

  ——南山的前海大道和东滨路交界处的几个工厂及仓库现在已成为深圳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工作室。

  ——田面的多座厂房被改造,现已成为多家国内外知名设计公司进驻的创意基地。

  这种无处不在的深圳创意正在越来越多地营造着一个设计大学校的氛围,将从根本上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创造着先进作品,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齐凤阁说,“良好的设计文化氛围,对培养市民对于设计的热情,让全社会形成尊重、鼓舞、欣赏设计的氛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

  做最好的“设计课堂”

  有了校园之后,那就要有更实际的教室,需要一个讲场来做文化的宣扬、理念的传承,我们有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师,但是我们需要更多。我们设计教育上、发展平台上,提供更多的发展的机会、学习的机会,我们要做最好的有关设计的课堂。

  如果没有设计教育,就会失去培养设计师的土壤,正是深圳有了这个最基本的“原点”,才结出了“设计之都”的硕大的果实。

  深圳设计教育从基础教育到大专直到研究生教育,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和网络,其涵盖了设计的各个方向。深圳设计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受到香港的影响,深圳大学开设了设计专业,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也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从艺术设计专业起步。深圳的设计资源很丰富,设计教育因此得到的实惠很多,呈现出了实践能力比较强、市场化意识比较浓、学生受港台地区影响大、设计具有前瞻性,比内地发展得快等特点。

  同别的城市相比,深圳设计教育的理念比较超前。近几年,深圳的设计教育同英国、比利时、美国、日本等国际之间的交流十分频繁,学校每年12月都会举办国际设计论坛和设计展。国际上先进的设计教育理念深入深圳,和内地等城市比较,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并且,深圳的设计专业始终同深圳雄厚的设计产业紧密相连,在同数千家设计公司的交流中,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巧。这也是深圳设计教育的独特优势。设计教育成为推动深圳成为设计之都的强大后盾。

  “设计之都”加冕深圳,对目前的设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课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王效杰表示,设计教育需要进一步国际化,无论是课程设置、培养模式都需要与国际接轨。

  3

  为理想提供实践机会

  学习为了更好的实践,而实践需要机会的提供,深圳作为一个设计的大学校,理应为在这里学习的人们提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的作品能够创作出来展示出来。深圳就是要做一个让其所学能其所用的实践基地。

  为理想提供机会很重要,扛起“设计之都”大旗的中坚力量是深圳一群优秀的设计师,最初吸引他们扎根在深圳,就是因为深圳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和机会,还有深圳宽松的环境机制。

  政府的政策支持,点燃了锋芒初露的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的“燎原之火”。 2003年1月,深圳市委三届六次全会第一次提出“文化立市”:要确立“文化立市”战略。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深圳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灵活的创业环境;改革开放多年来形成的灵活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这些都是提供实践的机会,都是对创意者的鼓舞、对一个理想的支持。

  正如“海归派”的加拿大奥雅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李宝章说,当初之所以选择深圳,就是看重了这里宽松的创业环境和机制,这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先决条件。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有大量的设计师才能在这里创造出有影响的作品,而不是简单的产品。

  今天有如此多的“深圳出品”的设计,正是因为如此多的机会能够让作品成为“出品”。

  深圳平面设计协会主席毕学锋认为,必须多举办有水准的设计竞赛。竞赛是短时间内出好想法的一个有效办法,可以有意识地给国内设计师提供机会。这位“老师级”的设计前辈,也正在想着办法为那些年轻的理想提供实现的机会。

  4

  深圳有庞大的设计产业

  市场经济催生了深圳庞大的设计产业,正是有了这个产业化链条,才由此而带动了各个设计行业的发展,而产业的发展也为设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内在需求。深圳的设计业得以蓬勃兴旺,长期形成的产业链条则是其发展的厚重土壤。因为需要是一所最实在的学校,因为需要一个好的作品,就需要设计者产生一个好的灵感,这种逼迫与催促,是好作品的助产士。

  作为改革开放的第一块试验田,深圳较早实践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经济孕育着庞大的设计需求,吸引了大批设计师到这里淘金,做“文化商人”。上世纪80年代,深圳的创意设计开始起步。90年代,深圳本地及周边地区高度集中和发达的制造业在升级的过程中,产生了对文化创意的巨大需求,深圳的创意设计蓬勃发展。深圳一跃成为亚洲设计的重镇以及中国现代设计的核心城市,乃至今天的“设计之都”,都源于深圳庞大的文化产业的需要。

  国内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王受之看来,深圳设计与其他地方最大不同就是,这里的设计是真正靠市场靠产业发展起来的。

  因此如果没有深圳的文化产业链的需要,可以说就无以奠定出深圳的设计地位,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左右,形成了紧密的联系。截至2008年7月,深圳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超过1万家,从业人员超过25万人,目前我国设计业的领军人物和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很多都聚集在深圳。这种不断发展的需要,会催促更多设计师的脚步——到深圳来创作。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