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院士分获500万科技大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0日01:01  新文化报

  据新华社电中共中央、国务院昨天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其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奖。

  “小型高精度天体敏感器技术”等3项成果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粒子过程晶体产品分子组装与形态优化技术”等52项成果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王忠诚 开创中国神经外科

  王忠诚,1925年出生于山东烟台,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他率先提出了“脑干和脊髓具有可塑性”的观点,对打开医学界的“禁区”——脑干肿瘤手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迄今已施行手术1100余例,手术死亡率低于1.0%。他提出的“脊髓缺血预适应”的观点,对防止脊髓内肿瘤术后瘫痪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上世纪50年代,王忠诚编著了我国第一部神经外科专著《脑血管造影术》,使当时的神经外科诊断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60年代,他首先在国内采用并推广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施行逾千例动脉瘤手术,使该病死亡率由10%降到2%以下。70年代,他率先在国内开展并推广颅脑显微手术,第一次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完全切除垂体腺瘤并保留患者的正常垂体功能。80年代,他摘除了直径为9厘米的巨大动脉瘤,至今为世界罕见。

  王忠诚创建并扩建了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和天坛医院,使之成为亚洲最大的神经外科基地。

  徐光宪 造就稀土“中国传奇”

  88岁高龄的徐光宪院士在量子化学和化学健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稀土化学、串级萃取理论等领域多达300万字的著述奠定了他在化学界的泰斗地位。他和研究群体使中国在稀土分离技术上走在世界最前列,使我国在短短十几年从一个稀土“匮乏”大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国,并占据了国际市场80%的份额,造就了一个关于稀土的“中国传奇”。徐光宪和他的课题组获得了大量的荣誉:1978年,他们的研究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徐光宪院士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提名,这是化学界首次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提名。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征镒(2007年度) 植物学家

  ■闵恩泽(2007年度) 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李振声(2006年度)小麦育种专家

  ■叶笃正(2005年度) 气象学家

  ■吴孟超(2005年度)肝脏外科专家

  ■王永志(2003年度)航天科技专家

  ■刘东生(2003年度)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专家

  ■金怡濂(2002年度) 高性能计算机领域专家

  ■黄昆(2001年度) 固体物理学专家

  ■王选(2001年度) 汉字激光照排和电子出版系统专家

  ■吴文俊(2000年度) 数学家

  ■袁隆平(2000年度) 杂交水稻专家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