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最具分量奖项昨日颁发 两位8旬院士 摘下国家最高科技奖

  每年年初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是我国科技界的一大盛事,也是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一次检阅。

  中共中央、国务院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午10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王忠诚和徐光宪两位老院士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强调,当前,一场历史罕见的金融危机正在蔓延加剧,给全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带来很大冲击。历史表明,每一次大的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经济的复苏,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知识和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

  国家最高科技奖

  奖金500万 两位老院士摘得

  国家最高科技奖可谓最有分量的奖项。每年得奖人数不超过2名,奖金高达500万元,其中50万元由获奖者个人所得,450万元由获奖人用作自主选题的科研经费。

  今年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是两位年逾八旬的老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徐光宪。

  国家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连续空缺两年

  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出现空缺。至此,这一奖项已经连续两年出现空缺。34项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其中许多获奖项目展现出很高的原始创新水平。

  国家技术发明奖

  曾空缺6年 今年有3个

  与国家自然科学奖一样,国家技术发明奖也是衡量创新能力的重要奖项。

  2004年以前,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连续空缺达6年之久。2005年,有两个项目获得一等奖。此后,每年都有一个项目摘得一等奖。今年,“小型高精度天体敏感器技术”等3项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数量可谓空前。此外,52项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其中不少项目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国家科技进步奖

  “青藏铁路”是最大赢家

  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用于奖励那些在应用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完成重大科技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或组织。

  今年,“青藏铁路工程”等3项成果成为这一奖项的最大赢家,被授予特等奖。青藏铁路工程建设成功克服了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获专利数十项,发表论文千余篇,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些大奖

  跟四川有关!

  □ 西南交通大学等单位参与的青藏铁路工程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 电子科技大学的张怀武、刘颖力、苏桦、杨青慧等人完成的低功耗铁氧体磁芯及新型节能磁性元器件项目;四川农业大学的荣廷昭、潘光堂、黄玉碧、曹墨菊、高世斌、兰海完成的西南地区玉米杂交育种第四轮骨干自交系18-599和08-641项目获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单位的帕金森病和痴呆流行病学及干预、控制研究项目;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单位的高海拔地区大型公路隧道建设与营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四川省农业厅植物保护站等单位的天敌捕食螨产品及农林害螨生物防治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等单位的协调作物高产和环境保护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的中国心血管疾病发展趋势和防治策略研究项目;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优质高配合力重穗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725的选育和应用项目;四川南方希望实业有限公司等单位的猪健康养殖的营养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回收炼厂乙烯资源成套工业化技术的应用项目;四川电力建设三公司等单位的300MWCFB锅炉机组示范工程及国产化项目获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新华社)

  王忠诚

  真希望有人能超越我,

  而且最好是中国人

  王忠诚是中国工程院院士,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神经外科专家,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完成开颅手术上万例的人,是神经外科手术史上5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掌握造影术 白血球降了一半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王忠诚最熟悉的地方就是手术台,他坚守了整整半个多世纪。如今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的病房楼层,人们几乎天天能看到这位满头银发老人穿着白大褂的身影。

  当初,西方国家对我们封锁“脑血管造影”技术,王忠诚“心里憋着一股劲”,在没有防辐射装备的条件下,成百上千次地作X光验证。他连续六次患上肺炎,有一次甚至胸腔积水危及生命。此后,他的白血球降到3000多,只有正常人的一半,至今也没有彻底恢复。

  就这样,王忠诚用7年时间积累了2500份脑血管造影资料,于196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脑血管造影术》专著。这本专著使我国神经外科诊断水平一步跨越了30年。

  伸进颅脑 凭手感堵住出血点

  在医学“吉尼斯纪录大全”里,王忠诚还保持着成功切除直径9厘米以上巨大动脉瘤的纪录。那是1985年7月30日,17岁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赵拴柱出现了预想不到的瘤体破裂出血险情。按惯例,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放弃手术。可王忠诚果断地决定:“立即开颅!”

  颅骨打开,鲜血喷涌而出,常规方法无法止住这样的大出血。王忠诚出人意料地将两个手指伸进颅脑,凭着经验和手感,准确探寻到破裂处,堵住了出血点。5个半小时后,一个9厘米、迄今仍为世界上直径最大、内无血栓的颅内动脉瘤被摘除了。

  愈近高龄,王忠诚“把手术刀传下去”的愿望愈加强烈。他常对学生讲:“我希望你们拿起手术刀,在世界神经外科状元榜上不断刻上中国两个字。”

  对于王忠诚来说,一切荣誉都无足轻重。谈到他最大的心愿时,不善言谈的王忠诚说:“如果我算是站在神经外科金字塔塔尖的话,真希望有人能超越我,而且最好是中国人!”

  徐光宪

  学生已大大超过了我

  我比不上他们

  徐光宪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195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他始终坚持“立足基础研究,面向国家目标”的研究理念,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稀土理论和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

  说起学生:“我比不上他们”

  作为年近9旬的老人,他依然活跃在科研前沿,亲赴边远矿区考察———他就是徐光宪,认识的人,都叫他“徐先生”。

  因为要见记者,先生特地穿上新皮鞋,打上领带,早早来到会议室。先生还略带歉意地提醒记者,自己听力不太好,并一再为自己浓浓的绍兴口音表示歉意。

  “北大有许多优秀的学生,我获奖的工作都是我的学生和研究团队完成的,我只是这个集体的代表。”他说, “我的学生已大大超过了我。我比不上他们。这是真心实意的话。”

  说起教育,“别怕提傻问题”

  “小时候,我好奇成癖,爱提问题。”先生笑着回忆道,“我常问大人: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头上有多少根头发?大人都说我提傻问题。”

  “后来,我终于知道了答案。天上有多少星星?银河系有1000亿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整个可见宇宙,大约有100亿个像银河系那样的星系;头发有多少根?大概黄种人12万根,白种人10万根,黑种人14万根……”

  “现在,我们中小学课堂不鼓励学生提问。”现在社会上应试教育倾向明显,说到这里,语气一直平和的先生激动起来:“小孩子好奇心很重,不但不能压制,还要鼓励。很多人搞创新,动力就是好奇心。”

  说起自己,“我是金庸迷,钱够花了”

  先生自称是个不折不扣的“金庸迷”,“晚饭后,我经常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感到倦了,放下就睡。”老人说自己还爱看“三国”“红楼”。

  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先生可以支配一笔高达500万元的巨额奖金。“我自己的钱已经够花了。”先生非常认真地说,“我已经跟大家说好了,包括那50万元在内,全部都拿出来。几个研究团队要好好商量,怎么分配使用这些经费……”(新华社)

  高波

  “青藏铁路技术将用于川藏线”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青藏铁路工程参与专家、西南交大土木学院副院长

  “早就料到会获奖”

  青藏铁路工程荣获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昨晚,参与项目的专家之一———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副院长高波教授表示,他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不会“高兴得睡不着”。但青藏铁路工程难度、分量在那里摆着,做了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他们早就料到会获奖。青藏铁路工程的技术还会用于川藏线的建设。

  高波介绍,青藏铁路工程,西南交大贡献了七八个项目,在全国高校里是排名第一的。青藏铁路格拉段是我国第一条在高原多年冻土区修筑的铁路,西南交大专家近年在最寒冷的冬天到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研究青藏铁路冻土技术,为青藏铁路建设提供了可靠参数。西南交大大量的专家在为青藏铁路工程做研究,有的专家上高原工作久了,受恶劣的自然条件影响,心脏都不好了,有的专家带病工作。

  “希望能为四川多做些贡献”

  高波介绍,青藏铁路地处高寒冻土和温差巨变地区,高原无缝钢轨焊接及施工也是技术难题。西南交大研制了高频数据采集系统,专门为建造青藏铁路无缝钢轨发明了数控小型气压焊机,使用极限达到了近5000米海拔的高寒地区。

  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全长1338米,当地平均海拔为4900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隧道位于可可西里“无人区”边缘,该工程冻土层最厚达150米,覆盖层最薄处仅有8米,施工中稍有不慎就会塌方。高波介绍,在高原冻土隧道设计和施工中,西南交通大学联合其他科技部门攻关,采用了防水、保温等新技术、新工艺,攻克了浅埋冻土隧道进洞、冰岩光爆等技术难关。

  高波最后说,川藏线快要修了,青藏铁路的相关技术会应用其中。西南交大的专家们希望能为四川的建设多做些贡献。(本报记者 余文龙)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