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子长农村小学全面寄宿(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1日02:05  华商网-华商报

  

子长农村小学全面寄宿(图)

  寄宿时间不长,孩子们还需要时间来适应宿舍的整齐划一

  本报记者 康正 摄

  晨雾暮色中,农村小学生每天背着书包,穿行在山峁土梁上的熟悉景象,从这个春天开始,将在黄土高坡上的子长县消失。

  这学期开学,子长农村小学全面推行寄宿制,孩子们一周五天的吃、住、学将全部在学校里完成。主推这一模式的子长县政府认为,这将彻底解决困扰山区农村教育的一系列顽疾。

  全县142所学校学生不够10人

  此次寄宿制实施以前的子长县,其农村学校的布局情况遵循国家原来以“乡”、“村”为单位设立小学教学点的政策,“组组有学校,村村办完小,乡乡办中学”。然而,在农村“天女散花”式的学校布局背后,随着县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加之农村新出生人口的比率在逐年下降,诸多原因正造成类似子长县这样的农村小学生总量逐年萎缩。

  据子长县政府组织调研,截至2008年夏,全县184所农村小学中,学生在10人以下的学校竟有142所,其中“一校一师”学校108所。

  “我亲眼看到有的村小学是一个老师只带几个学生,跟带研究生差不多。”1月9日,参与调研的县教育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分散而多的农村小学虽小但“五脏俱全”,办学点教育经费拨付到每所学校就像“撒胡椒面一样”,校点分散、校空人少,造成办学条件不均衡,教学设施设备差,即使个别学校有现代教育的仪器、器材,也因无专业教师而闲置或利用率低。

  2757名小学生全部寄宿

  子长县政府在2008年夏季做出决策:彻底放弃原先以“乡”、“村”为单位设立小学教学点的政策,用农村小学寄宿制全面解决农村教育顽疾。据悉,2008年9月4日,《子长县关于推行农村小学寄宿制工作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子长县教育局近日发布消息,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到2009年春季开学,全县将137所分散的农村初小集中撤并到34所寄宿制小学,2757名小学生将全部归并到布点小学或中心小学,全面实行寄宿上学。

  记者了解到,在寄宿制农村小学布点设置上,要求考虑当地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和人口分布多种因素,做到既相对集中,有利于发挥规模效益和提高教学质量,又方便学龄儿童就近入学。去年秋季开学后,已有近千名乡镇学生进入归并后的寄宿制学校学习,目前,计划中的其他寄宿制学校也已建成,将保证今春开学全县农村小学生全部寄宿。

  严防学生“一年土、两年洋”

  政府以如此规模在农村全面推行寄宿制学校,远非撤校并校这么简单,如何不辜负社会各方面对这种政策的期望,现在子长县正在探索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保证寄宿学校良性运转。

  在教育思路方面,记者注意到,经过此前一段时间试点运转,县教育部门已明确了寄宿学校要培养“合格+特长”学生的目标。对此,县教育部门负责人说,寄宿之后,学生在校时间每天都比原来增加了3至4个课时,有充裕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特长,“为此,我们统筹规划,要求各校找准优势立项目,充分让学生发展‘业余爱好’。”

  在学校后勤保障方面,寄宿制学校建立了乡镇卫生院和学校联系机制,乡镇卫生院指定一名兼职医务人员,负责学校的医务工作。此外,为改善学生的个人卫生状况,每一个寄宿制学校还专门配备一台洗衣机,由生活教师负责学生的衣服、被褥的清洗工作。

  县教育部门还特别考虑到,寄宿之后,农村学生迅速告别过去上下学路途奔波,回家之后还要帮做家务的辛苦,进入优越环境后,就要特别防止他们萌发“贵族”意识,“严防娃娃们一年土两年洋,三年四年回家不认爹和娘”。为此,在已经进行的寄宿制教育过程中,政府要求学校重视学生的传统教育和养成教育,从铺床叠被、打扫寝室到牙刷、毛巾的摆放,都进行严格教育督导。本报记者 康正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