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京政协委员建议地铁线改名明故宫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1日02:37  扬子晚报

  南京地铁一号线开通后,大大方便了沿线居民出行,在建的二号线等也让人充满期待。但遗憾的是,已建、在建的地铁线几乎都没有正式的名字,所谓一号线、二号线仅仅只能算是工程代号,没有显现出六朝古都的城市特色。昨天,不少市民向本报“代表委员直通车”栏目反映,南京要用50年建设13条轨道交通线路,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地铁名称如果只是一二三四的数字,会让人“发晕”的。昨天,是南京市政协委员报到的日子,对于这一话题,记者采访了部分委员。

  【委员观点】 地铁线应该起“学名”

  二号线最好叫明故宫线

  南京台联会副会长钟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香港,地铁线路全部有独具个性的学名,比如港岛线、荃湾线、观塘线、将军澳线、东涌线等,主要以地名命名。台北捷运的6条线路也全部有正式的命名。另外,国外的轨道交通线路中,也有不少以城市特色命名的。考虑到用数字来命名地铁缺乏特点,难以记忆和查找,新的站名不仅可突出南京的历史、文化、经济的特色,而且还将带着城市的美名传播四方。钟萍建议,将每条地铁线路附近的重要景点和历史文化遗址作为地铁线路的名称,比如,在建的地铁二号线能不能起名为明故宫线。明故宫,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是明朝早期的皇宫。如果将地铁二号线命名为明故宫线既宣传了明故宫,又便于记忆。

  记者了解到,虽然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地铁线路大多使用序号命名(北京有八通线,上海有明珠线),但香港、台北等城市,地铁线路名称大多都很有城市特色,而非冷冰冰的一二三四。目前深圳地铁也已经启动汉字线路名。

  【政府回应】让地铁线名字易记好找

  南京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及其延长线,在站点命名上还是不错的,得到了市民的认可。可是在地铁线路命名上用一、二、三、四这样冷冰冰的命名方式,而没采用一些个性鲜明的“学名”,还是让人感到遗憾。南京市地名办有关人士称,合理地发掘地铁线路文化对于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很有意义。对于市民提出的地铁线应该有名字,他表示赞同,他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研究,还可能发动广大市民参与,广泛征求意见,最后经领导专家共同拍板决定。

  记者了解到,南京民政部门已经开展了地名规划的工作,计划用5年的时间建立一个“命名-立项-审批-公布-施工”的程序和制度。而地名规划一旦经过政府批准,就成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并作为城市地名命名管理的主要依据。而像“纬七路”(实为“应天大街”)、“城东干道”(实为“龙蟠路”)这样的怪地名就不再可能会出现了。

  【连线市民】 大桥同样也没有名字

  市民史永金先生在南京一家企业工作,他说,除了南京的地铁线没有名字外,大桥也没有名字。他经常要开车过江,长久以来,他对南京过江通道的数字命名方式有点不满,认为太混乱。理由是,跨越八卦洲的长江“二桥”在长江大桥的下游,然而位于“大桥”上游大胜关附近的却叫做“三桥”,“虽然是按数字排列,但在地理位置上却没有按顺序来,一会上游一会下游的,很混乱,接下去还有四桥、五桥,难道还这样吗?如此叫法实在搞得人很头大,容易混淆不说,而且数字命名方式也与南京六朝古都的身份很不相称,难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想当年,赛虹桥、铁心桥、饮虹桥,哪一个名字不是意蕴非凡?”

  史永金说,其实这个想法憋在他心里好久了,趁着政协开会前夕,他把这一酝酿已久的意见写成了提案线索发在网上。他觉得,现在不光是大桥的名字不好,连地铁都在延续数字命名方式,实在该改改了。明年,地铁二号线、一号南延线都将陆续通车,希望两会期间政协委员能关注一下这个问题,“再也不能像一号线这样,叫这么个干巴巴的名字了。”

  【报网互动】请你给二号线起名字

  地名是浓郁的历史文化与鲜明的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记录城市发展的印迹与实体。作为一条穿行在六朝古都地下的轨道交通,南京地铁二号线应该有怎样一个古都韵味十足的名字呢?欢迎读者朋友拨打本报96096“起名热线”,等待您的观点。或在本报BBS讨论版:“南京街区”http://bbs.yzwb.net上留言,就地铁起名问题发表意见。

  据了解,按照南京市轨道交通总体规划共有13条地铁线路,达到433公里。2015年之前要建成120公里的地铁线路,现在每年的建设长度是建成10公里。正在建设的地铁二号线、地铁一号线南延伸线和即将开工的地铁三号线,目前在建的长度将近60公里,将在2010年前建成,建成之后,加上一号线,南京地铁线总长度将达到近80公里,就是目前香港正在运营的地铁线网的规模。

  本报记者 王宏斌 周璇

  截至昨天下午5点,已有100多名读者打进本报96096热线和发来邮件参与“代表委员直通车”,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南京“两会”今天正式开幕,本栏目将继续接受读者们的意见,欢迎大家拨打本报热线96096,或发送邮件至hlhnt@sina.com,或在本报BBS讨论版:“南京街区”http://bbs.yzwb.net上留言。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南京 地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