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京政协委员提议预招聘缓解就业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1日02:37  扬子晚报

  经济不景气,工作找不到,可是交纳较少的费用就能提前许你一个饭碗,你愿意吗?昨天,来自民盟的南京市政协委员高翔抛出了“预招聘”的观点,引来众人瞩目。高翔提出,企业可以把后危机时代需要的岗位进行预测,然后跟政府合作“预招聘”大学生,安排其在企业实习。其间费用由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一旦经济危机过去,企业活力重现,这些大学生将不需培训直接上岗,达到双赢。

  受服务外包产业启发

  高翔委员在南京市外经贸局工作,针对当下金融危机对南京市不少企业带来的冲击,他在提案中提出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以"预招聘"的方式储存人才,这样一方面能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一方面也能保留住南京人才高地的地位。高翔说自己最初想到“预招聘”这个方式主要是受服务外包产业的启发。不少服务外包产业由于专业性强,招聘来的大学生在上岗前需要进行3-6个月的培训才能上手。不过这部分培训费用企业负担一部分之外,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这就为企业减轻了压力。

  由此,高翔想到,如果把政府的支持推广到更多的企业和行业,如化工、汽车、物流、电子等南京支柱产业,这些产业性质和服务外包企业都很相似,专业性较强,如果把培训新员工的时间提前,效果会不会更好呢?

  学生企业都受益

  高翔还举了个例子说明“预招聘”如何操作,大四毕业生小王想要应聘一个动漫企业,虽然目前受金融危机影响,动漫企业人员压缩,可能暂时不进新员工,但是考虑到一旦经济复苏,企业可能还需要30个岗位,那么该企业就可以去高校招聘,跟毕业生签订相关协议。假如培训一个学生一年要1万元的话,那么政府和企业联合负担四分之三,而小王自己只要交纳2500元。由此往后的一年,小王虽然不算是正式员工,但是却可以有针对性地接受该企业工程师、设计师的授课,学习各种技能,并到公司进行实习。等到经济危机过去,企业生产效能复苏后,这些新人也早已过了适应期能立刻上手,这样便大大增加了企业发展后劲。

  相对于企业来说,由于有政府和个人的介入,企业本身负担费用降低了,更容易在经济危机中存活下来。而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正式签约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可以在眼下这个找工作难上加难的“寒冬”尽快找到“婆家”,可谓一举两得。而且由于企业和学生都投入了资本,有利于互相约束,避免了随意辞退和跳槽现象的发生。

  “预招聘”还需经受市场检验

  对于这个提案,业内人士却不是很看好。一位长期从事劳动就业工作的专家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前就有3-6个月的见习培训期,并且有一定收入,即便如此,大学生对此都颇有微词。而“预招聘”这种方式,许的是一个未来饭碗,可是企业是否能挺过危机呢?万一经济危机还没有过去企业就倒闭了呢?对此高翔表示,在提案中他也建议教育、人事和劳动部门可以到企业和院校做一些实地调查。

  您赞成“预招聘”的做法吗?您觉得这个办法对缓解就业难是否可行?欢迎大学生和企业人士拨打本报热线96096参与讨论。

  周璇 王宏斌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