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京珠北高速出现11次结冰 已实行28次交通管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1日04:05  大洋网-广州日报
京珠北高速出现11次结冰已实行28次交通管制
清晨时分,韶关部分电网线路覆冰明显。

京珠北高速出现11次结冰已实行28次交通管制
工作人员在部分路段铲冰作业。

  本报讯 (记者杨进 通讯员陈海峰、贾玉平、赵轲胜、曾力、胡巨华)今天,2009年广东春运正式启动。目前广州地区的广州火车站、广州火车东站都已经准备就绪,搭建雨棚达到16800平方米,基本上将广场上空地全部覆盖,2000多名值勤武警也全部到位。

  据介绍,2009年春运将持续到2月19日,预计广东发送旅客1371万人,增加121.8万人,增长9.8%。

  昨日记者看到,广州火车站完善了指示牌,从东广场与环市路口相接的路口,就有进站方向、购票方向等指示牌,而火车站广场上已经搭建了13个雨棚,从广州站进入大厅内的所有通道,都有雨棚遮挡。而火车站出站口原来的两个出口方向也缩为一个,进站口、出站口的电子显示屏全部更换为字体更醒目并不断滚动播报的显示屏幕,有效地解决了原来的马赛克现象。

  虽然昨日广州火车站进站的旅客较多,但秩序很好,不时有警察在巡逻,也时而耐心解答旅客疑问。

  在广州东站,记者看到,东站二楼广场的临时候车棚都已安装完毕,棚内已经有部分旅客候车,等待进站。各个检票口都已经设置了铁栏等拦阻设施。而从售票入口到售票窗口,已经设置了多个通道,各个通道均有工作人员和执勤武警维持购票秩序。

  记者昨日还来到锦汉会展中心、黄沙等集中售取票点,排队购买6日内车票的旅客较之前增多。记者看到,锦汉会展中心前购票的乘客排到交易会馆前,长达300多米,而黄沙等售票点前购票的人也排出了100多米长的队。预计广州火车站、东站都将迎来大规模的返乡客流。

  “直流融冰装置”工作原理

  移动式直流融冰装置可以随时移动。该装置能调节输出直流电,使得通电的电线发热,使得线路上的覆冰很快融化。由于输出的直流电是随线路行走,基本上线路到哪里,就可以融冰到哪里。

  粤北电网首次融冰

  本报讯 (记者徐海星、卜瑜 通讯员小春、建平、谭富堂摄影报道)昨天早上,随着国内最先进的“融冰装置”开始运行,广东韶关110千伏通梅电线上温度逐步上升,当导线温度升到10摄氏度时,线路上的覆冰纷纷掉落。这是广东电网直流融冰装置投运后首次成功运行,标志着广东电网抗灾保障能力的全面提高。据悉,广东电网已安装3套先进的可移动式融冰装置,韶关地区极寒地带的红云、坪石一带的电网将形成有效保护,电网抗覆冰能力从过去的20毫米提高到了50毫米。 (下转A3版)

  广州今日最低4℃

  本报讯 (记者何颖思 通讯员论天)昨日早晨,由于持续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加上晴天强辐射降温的作用,全省气温再度下降,并出现了大面积低温霜(冰)冻天气。预测明后两天,将再有一股中等强度冷空气补充南下,全省寒冷天气持续。

  气象部门预计,今日粤北的最低气温在0℃左右,有冰冻,高寒山区的最低气温在0℃~-5℃。广州市今日白天预测晴天,气温介于4℃到16℃之间;12日夜间到13日白天,气温介于5℃到16℃之间。

  高速公路春运车量预计增两成

  部分路结冰 行车尚畅通

  本报讯 (记者杜娟 通讯员粤交综)记者从省交通厅获悉,今年春运期间,我省高速公路车流量预计比平时增加两成左右,各高速公路已经做好了应急和分流预案。昨日下午,省交通厅厅长何忠友、省公路局局长柳和平和省交通集团总经理李静,对公路春运准备情况进行了检查。

  京珠南:预计日均车流3.25万辆

  昨日下午,记者随检查组来到广州的重要北上通道——京珠南高速的太和收费站,南下的大货车和北上的客运班车明显增多,路面颇为繁忙。京珠南高速有关负责人表示,预计京珠南全线春运日均车流为3.25万辆,比平时增加了15.18%。春运期间太和收费站每小时能保证约2600辆车通行,但预计最高峰的车流量将达到2900辆/小时,为了防止收费站堵塞,公司已经制定了三级分流预案。

  京珠北:已实行交通管制28次

  随着冷空气的南下,京珠北高速高海拔路段再次出现结冰,但目前通行情况正常。据悉,自2008年12月21日出现低温天气以来,京珠北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在夜间出现了11次结冰现象,各责任单位应对及时,进行交通管制28次,出动除雪撒布综合车28次,撒布融雪剂128吨,除冰过程中未发生任何责任安全事故,有效消除路面薄冰,确保了高速公路正常通行。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道路 结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