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古稀“津菜宝贝”最怕手艺失传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1日07:32  每日新报

  征集读者,请津菜大师手把手地教做津菜,让我们的年夜饭餐桌上飘出地道的津菜香味。自从本报发出此活动后,真是勾起了大家对传统津菜的好奇心。正因如此,本报也多方寻找,接触到几位都已过古稀之年的“津菜宝贝”。

  偶尔出山 功力不减当年

  说到传统津菜,已经72岁的姜万友老先生自不用提,作为天津津菜协会的名誉会长,老爷子也是每天奔走四方,为弘扬传统津菜做着自己的努力。而在和姜老先生同辈的传统津菜大师中,另两位老四海居的名厨初玉田和崔连会老先生,同样是赫赫有名。对于这二位,姜老先生也是推崇有加。

  作为老四海居名厨之一的初玉田老先生,虽然已经是75岁高龄,目前也处于“半隐退”状态,但老爷子的手艺可一直没撂下——每天在家下厨,让一家老小品味着传统津菜。初老爷子属于那种典型的天津人,性格开朗,说话直爽。老人家说,由于自己年岁大了,身体也不是特别好,所以,即使还有饭店邀请,他也很少再出去。不过,有时间会和老哥聚一下,而话题自然也离不开传统津菜。

  和初老爷子还能在家做几道小菜相比,另一位当年一起“叱咤江湖”的传统津菜大厨崔连会老先生,因为患白内障,已经无法再操锅掌勺。但老人家一辈子和传统津菜打交道,如今,不论是饭店的厨师,还是当年自己教过的徒弟,只要把菜端到跟前,老爷子尝上两口,就能有板有眼地说出这菜哪一点做得不到位,或者是哪种作料的量的把握上欠了火候。对于崔老先生的这个本事,姜万友的师弟、已经60多岁的毛翼老先生深有感触。据毛老先生介绍,几年前,有一次他们相约到一家饭店品菜,一道传统津菜肉末雪里蕻端上来后,崔先生第一筷子就尝出来这菜的火候不到位。

  最忆当年 拿手菜大比武

  像姜万友、初玉田和崔连会这样宝贝级的“传统津菜大师”,如今在天津已剩不下几个,而能提到的刘庆云、李隆恩,几位都已是年过七旬。老人家们因为身体等多方面原因,几乎都不能再像当年一样,在厨房一站就是一天,做上几桌色香味俱佳的传统津菜。

  如今,留在老人家们脑子里最多的,则是当年大家凑在一起“比武”的场面。“每人都做上两三道自己的拿手菜,在一起互相切磋,那时,我们这些人几乎是隔不了几天就比试一次。”几位老人家在说到传统津菜时,不约而同地都提到这些。

  在老人家们看来,年青一代的厨师也有很多出类拔萃的,但说到传统津菜,因为受重视程度不高,所以也到了少人问津的地步,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传统津菜的发展。所以,他们也希望能把自己的手艺传下去,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津菜,让讲吃的天津人吃出自己的文化。

  新报记者 王渐 实习生 王子瑞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