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通”时刻勾往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1日08:40  大众网-大众日报

  

“三通”时刻勾往事
□ 孙德汉

  往事钩沉浮云过

  两岸双赢飞萨伯

  2008年 12月26日,青岛台北实现直飞,这天也是山航14周岁的生日。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不禁引起我对两岸民航往事的钩沉。

  早在1996年下半年,我们就同台湾中华航空有接触。1997年春节后,山航应瑞典 SAAB(萨伯 )飞机制造公司的邀请,飞赴澳大利亚,参加了墨尔本的国际航空展,SAAB飞机制造公司经理起个中国名字叫贵马田,他邀请了中国两家用户——山东航空和台湾中华航空旗下的国华航空总经理(现任华航的总经理)孙洪祥先生等参加客户座谈会。SAAB飞机在中国,大陆山航有4架,台湾国华航空有8架。萨伯 340飞机36座,发动机是美国GE公司生产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是非常理想的支线飞机,当时在全球有1500多架在飞行,仅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就有 SAAB飞机 104架,用于支线机场和干线枢纽机场航班的对接。两岸双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很好的沟通,进一步加深了了解。

  1994年,山东航空公司开始筹建,经过股东和广大职工的努力以及国内外各界朋友支持,实现当年开飞,当年盈利。1996年我们一年就引进了7架飞机(3架波音737,4架萨伯 340)。

  按照在澳大利亚达成的意向,1997年 5月,在济南机场山航总部,山航和华航首次举办了两岸机务维修研讨会。华航来了 20多位工程技术人员,对山航首架B737-300型飞机免费进行了C检,在C 检过程中,双方机务维修人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技术交流,增进了友谊,为下步合作奠定基础。国家民航总局适航司对台湾华航颁发了国家民航总局(CAAC)机务维修维护执照,使华航机务维修在中国大陆有了许可证即“准入证”。

  山航的运力不够,国家严控又不批引进,怎么办?山航决定在抓住干线市场的同时抓支线市场,以干支互补交错进行市场竞争,从台湾租4架SAAB,这个信号惊动了世界同行,惊动了航空媒体,惊动了国内同仁。山航原4架SAAB,再租4架,这样共有8架支线运力。

  在国家民航总局批准后,这4架飞机怎么从台湾飞过来呢?按国际国内航空通则,一没航线,二没“变脸”(要改台湾的原航徽、机号和表面颜色),怎么办?只能按通则来变通!台湾同行称其为“戴手套”,即飞机从台湾飞澳门,双方在澳门机场,按程序、按合同文本,机务、飞行等方面技术资料相继交接,然后再飞厦门,到厦门太古飞机工程公司(中外合资飞机维修企业,有 FAA、CAAC 等执照,可面向全球进行维修定检)。4架SAAB到厂后,先打磨去旧,尔后喷漆,去掉了原航徽和原机号标识等,喷上山航航徽标识、机号等,这样就可以在大陆合法飞行,执行航班了。因为山航航班代码SC 早就国际注册了。

  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们海峡两岸民航双方合作很好,如今 SAAB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其传奇的故事却令人难以忘怀!

  8架SAAB飞机运行,使山航在全国首先实现开发支线、变短为长的战略,形成独具特色的支线航空品牌,即相对集中运力,在部分航线上形成了竞争优势,实现了省内通,飞全国、飞周边。陆续实现了“四个环飞”:以青岛、大连、天津、烟台为主,环渤黄海飞行,并延伸到华北、东北地区;以济南、郑州、太原为主,环黄河流域、长城内外飞行,并延伸到中原、西北;以港澳圳为主,环飞珠江三角洲,并延伸到两广地区;以上海、杭州、宁波、舟山为主,环飞长江三角洲,并延伸到江浙徽闽地区。

  SAAB飞机便捷,安全系数高,支线座位数合适、成本低,避开恶性竞争,机票不打折,创造出小支线经略大空间,短航程连成大跨度,小飞机超越大天地的独特竞争优势。

  2000年,山航创造了客座率、人均创利税、全员劳动生产率和支线密度四个全国第一,特别在支线运营上山航从经营策略、管理形式、应用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成为中国支线航线最多、航班密度最大的航空公司。

  这正是:往事钩沉浮云过,两岸双赢飞萨伯,民航同仁齐努力,开辟合作之先河。

  “团团”“圆圆”大年初一正式亮相

  这是台北市立动物园内张贴的熊猫宣传海报(1月10日摄)。大熊猫“团团”“圆圆”如果顺利通过检疫,将于1月26日大年初一在台北市立动物园正式与游人见面。 目前台北市立动物园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