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铁路将运1.88亿人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1日08:41  大众网-大众日报

  

铁路将运1.88亿人次
节前:提前启动,客流上升快并高度集中

  节后:学生客流和务工客流叠加,形成第二个高峰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一年一度的全国春运将于11日正式启动。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10日举行的铁道部春运新闻发布会上称,总的来看,今年铁路春运客流压力依然很大,客流的刚性需求特征十分明显,呈现节前多股客流高度叠加,节后流向不确定、客流高峰延长的特点。

  全国铁路春运工作11日正式启动,2月19日结束,为期40天,其中,元月26日农历春节前15天,节后25天。

  “根据近年客流趋势和今年形势,预计今年春运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将达1.88 亿人次,同比增加1373万人,增长 8% ,日均470万人次,同比增加34万人次。”王勇平说。

  其中,中长途直通旅客发送量将达7900万人次。旅客发送量高峰期节前为1月20日 -24日(农历腊月二十五至二十九),节后为1月30日-2月4日(正月初五至初十)、2月10日-14日(正月十六至二十)。

  节前的重点地区是北京、广州、沪杭地区;节后的重点地区是成渝、武汉、南昌、合阜、湖南地区。重点干线是京广、京九、京沪、京哈、陇海、兰新、沪昆、焦柳、襄渝、宝成、黔桂、川黔线。

  王勇平分析说,今年铁路春运有以下四大特点:

  一是节前客流提前启动。“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复杂局面,从去年11月开始,东部地区的农民工返乡客流开始出现。铁路部门密切关注客流变化状况,及时增开旅客列车,基本保证了客流需要。临近春运的半个月,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客流上升较快。为此,北京、广州、上海、沈阳、济南等一些铁路局已经提前进入春运状态。”他说。

  二是节前客流高度集中。王勇平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间经济交往和人员往来进一步增多,学生客流、务工客流、探亲客流和旅游客流大幅度增加。

  虽然近两个月部分农民工提前返乡,但考虑到铁路是广大旅客出行首选交通工具,铁路春运客流增长的态势不会改变。由于今年春节较早,学生放假晚,学生客流、务工客流、探亲客流和旅游客流将在节前高度叠加,客流高峰的压力将比往年更大。

  三是节后务工客流的流向呈现不确定性。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的趋势不会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务工的人员将继续保持相当大的数量。值得注意的是,受当前经济形势影响,今年春运节后务工客流的流向将呈现不确定性,需要铁路部门密切关注客流情况,及时组织运力。

  四是节后春运的客流高峰将延长。今年,由于全国大中专学校春季开学较晚,铁路部门分析,学生客流将和务工客流叠加,形成节后第二个客流高峰,并将持续到春运结束,乃至春运以后。

  特别是随着国务院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措施的逐步显效,以及铁路运力投入的增加、普通客车整治工程的实施、突发灾害及事件应急措施的完善、高速铁路品牌对城际客流、高端客流和旅游客流的拉动,必将带动铁路客流持续增长。

  (上图:1月10日,武昌火车站迎来学生客流高峰。一批学生旅客排队准备登车。)

  ■链接

  铁道部:今年春运能力安排为历年之最

  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表示,今年春运的能力安排为历年之最。

  王勇平介绍说,2008年 12月21日,全国铁路调整了列车运行图,增开了跨铁路局旅客列车22对,全路客座能力每日达到290万,在第六次大提速的基础上再增加14万。春运期间,将坚持全路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地区、重点干线和重点车站,大量加开临客列车,满足旅客出行需要。

  ■ 链接

  铁道部:四招防内部职工倒票

  每年一到春运的时候,票贩子特别活跃,严重扰乱了春运秩序。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表示,今年铁道部将出很多新招治理这一“顽疾”。

  对普遍担心的铁路部门内外勾结的问题,王勇平表示,“我们不能保证在全国范围内的铁路职工没有一个参与倒票。因为往年也发生过极少数的铁路员工参与内外勾结倒卖车票,这些事情查处以后他们都受到了严厉的处置。”

  铁路部门将严格管理制度,有效防止内外勾结问题的发生。一是严肃售票纪律,要求售票员当班时严格遵守“四不准”作业纪律,即不准代卖代买车票,不准抢票占票,不准带现金手机上岗,不准售票桌内存放个人物品;二是规范退票标准和作业程序,严格执行退票有关规定,对退票过程实施严格监管;三是加大对售票的监控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规售票行为;四是对违反规定的售票人员调离岗位。内外勾结以票谋私的铁路内部人员,一律解除劳动合同。

  (本报综合)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