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别让“经济学家”成为贬义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01:51  新文化报

  编辑

  读报

  近日,网上盛传一篇题为《中国经济学家骇人语录大全》的文章,文中收录了厉以宁、张曙光、张维迎、郎咸平等著名经济学家的言论。一些经济学家的话的确让人无法理解,如“房价涨得快是好事”,“经济学家就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腐败是改革的成本”等。

  看《钱江晚报》的评论介绍:美国有一本书叫《迷惘的预言家》,这是一本讲美国各大流派经济学家事件的书。和我们的一些经济学家一样,他们的许多经济学预言,因为后来被现实打得粉碎,所以遭到了人们无情的嘲笑。作者在分析经济学家之所以经常讲“胡话”时指出,有不少经济学理论是在大学的象牙塔里构思出来的,这样的理论和建议,经常与经济的现实不符,当然不能奏效。中国也不乏有这样的经济学家,过于信任理论,与现实脱钩,最终说出一些奇谈怪论。评论指出,这些经济学家在发表“高论”前,应该多做些社会调查,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毕竟社会大众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抛弃社会大众的经济学家,总有一天,也会被社会大众抛弃。

  还有一类经济学家,他们和现实联系得很密切,只不过这个现实是现实利益,这类经济学家做了利益的代言人。和上面那类经济学家相比,这一类经济学家才是需要我们口诛笔伐的对象。《华商报》的评论指出,这些语录暴露了某些经济学家处于被“豢养”的境地,只是在为特定利益集团代言,而不是站在公共利益与民生福祉的立场上。

  为什么偏偏是经济学家群体集体发昏,给我们提供“原声带”的素材?这恐怕和目前经济学无与伦比的显学地位有关。其实真正可怕的不是他们的言论如何不靠谱,而是他们不靠谱的言论有可能影响政府决策。《齐鲁晚报》指出,经济学家的策略可以在短期内快速推动经济发展,却不一定能做到长期、科学的发展。当然,其主要原因要到决策部门那里去找,但不能否认,过分听信经济学家的意见,而忽视人文科学等其他领域学者们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教训。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就要从这种偏差中走出来,让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充分博弈,这样,不但我们的社会能更加公平,经济学家想为利益集团代言也不太可能了。

  郎咸平在抨击内地经济学家时曾说:“中国的经济学家连农民都不如。”尽管这句话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嫌疑,但是有些经济学家真的不了解或者不在乎农民的疾苦。我们希望高高在上的经济学家们能够倾听一下民声,关注一下民生,否则,用不了多久,“经济学家”在中国就真的成了贬义词了。今日观察员 牛角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