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以军新目标:全面占领加沙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01:51  新文化报

  正是由于加沙地带的地理状况,作为防御一方的哈马斯所追求的作战目标就只能是首先求生存,其次显示“存在”。

  求生存,所用的手段只能是靠顽强的抵抗让以色列付出更多的代价,让它知难而退。

  而哈马斯向以境内发射火箭弹,实际上就是显示其“存在”,通过这种行动对内凝聚人心,对外影响以色列的士气和决策。

  其实哈马斯方面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打出去”。哈马斯也曾经讲到已经派出了数十个人体炸弹潜入到以境内,这实际上就是为“打出去”的战术所做的准备。但是,一旦采用这种行动就相当于向以色列摊牌,因此,目前还没看到哈马斯方面真正实施这种全面“打出去”的行动。

  哈马斯火箭弹发射指挥官被击毙;根据以方第三、四阶段进攻计划——

  据悉,以色列军队对加沙的打击“铸铅行动”即将进入第三阶段,军方已经做好准备。根据以色列第三、四阶段的进攻计划,以军将重新全面占领加沙地带并彻底推翻哈马斯。

  至截稿时,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军事打击已造成至少879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以方则有10名士兵和3名平民丧生。

  以色列

  战争将持续数周时间

  以总理奥尔默特的发言人10日晚称,尽管以色列对哈马斯的军事行动已“接近达成目标”,但对加沙的军事行动将再持续数周的时间。

  以国防部官员则表示,已做好第三阶段进攻准备和第四阶段的进攻计划,目标是重新全面占领加沙地带并推翻哈马斯的统治,目前,计划正在等待批准。

  哈马斯

  拒绝国际部队进入加沙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10日说,“希望在加沙地带驻扎国际部队”,以“保护巴勒斯坦人”。而哈马斯随后表示反对。流亡叙利亚的哈马斯领导人迈沙阿勒10日则发表讲话要求以军立即停火。他同时重申了哈马斯要求的停火条件,但分析认为,以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停火条件,迈沙阿勒的表态只是一种政治姿态。

  以色列

  执政党靠强硬收获支持率

  尽管以媒体批评政府未接受安理会停火协议,但据民调显示,以50%的民众支持“教训”哈马斯,只有20%的人反对。而执政党前进党一改“温和”形象,对加沙地带发动的大举进攻后,支持率一路上升。在此前,反对党利库德集团一直领先。

  巴勒斯坦

  危局中党派斗争仍在继续

  巴方10日宣布,巴民族权力机构现任主席阿巴斯将继续任职直至下次选举。而阿巴斯的留任问题以及国际部队介入问题的分歧,使巴各党派的对抗情绪更加紧张。此前一次抗议以色列的示威游行曾一度演变成法塔赫和哈马斯支持者的对抗,并引发群殴。

  埃雷兹检查站

  联合国救援车辆

  8日即在此遇袭

  内察里姆

  前犹太人定居点

  地中海

  卫星图片显示这一带建筑受损惨重

  以海军在此支援地面攻势

  以色列

  以军将加沙地带南北切断,仅留沿海公路供人道救援使用

  汗尤尼斯

  “费城走廊”

  巴武装

  走私军火

  通道

  埃及

  部分救援物资由此进入加沙

  加沙地带

  示意图

  拉法城

  拉法检查站

  凯雷姆沙勒姆检查站

  此次冲突发生的地点加沙地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理范围。

  从地图上看,这个地区很小,基本上是一个长方形的地带。这个“长方形”的正面只有几十公里,纵深还不到10公里。而且没有重大的地理障碍,比如湖泊、山峰等,基本接近于平原。

  加沙地带的两个“长边”,一边是以色列,一边是地中海;两个“短边”,一边是以色列,一边是埃及。由于以色列有绝对制海权,所以实际上整个加沙地带是处于以色列的“三面包围”之中。

  因此,从军事角度看,加沙地带对于防御方来讲是一个绝地,或者说是一个死地。

  作为进攻方的以色列在军事地理方面占绝对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从地理形势和作战目的来看,对以色列最有利的作战形态是空中打击。但是,这不足以把以色列希望摧毁的目标干净彻底地打掉,所以,尽管地面巷战对以色列来说有着重重困难,它还是选用了这种作战方式。

  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以色列想要深入到加沙地带的腹地甚至是整个拿下加沙城,可能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因此,尽管加沙地带是这么浅的一个纵深,以色列方面基本上是在加沙城的郊外来进行作战。实际上,以色列也一直控制着地面进攻的速度,避免陷入更深的巷战。

  我外长与潘基文通话

  11日,我国杨洁篪外长应约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电话。

  关于巴以局势,杨洁篪说,当务之急是有关方面切实遵守联合国1860号决议,一要立即实现停火,以军从加沙地带撤离;二要尽快缓解加沙人道危机,特别是确保对加沙人道救援不受干扰,联合国机构人员安全得到切实保障。中方将继续为缓和加沙局势、缓解人道危机、推动停火复谈作出自己的努力。潘基文对此表示完全赞同,并表示他即将访问加沙地带,为安理会第1860号决议得到执行发挥积极作用。

  以官员称炮弹偏离

  导致联合国学校惨剧

  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以色列国防官员1月11日称,军方对6日加沙地带联合国学校遭炮弹袭击事件进行的调查显示,这幕惨剧源于以军炮弹偏离目标。当日,联合国在加沙开办的学校遇袭造成至少48人丧生。

  以官员透露,调查显示,在哈马斯成员6日发射一枚火箭弹之后,以军向其发射了三发迫击炮弹,其中一发偏离目标大约30米,造成平民死伤。以军方还表示,哈马斯夸大了伤亡人数。

  以曾计划打击伊朗

  被布什政府阻止

  美国《纽约时报》11日披露,2008年,以色列曾制定一项军事打击伊朗的计划,但遭到布什政府的阻止。不过,在拒绝以色列要求的同时,美国也制定了更为隐秘的破坏伊朗获取核武器能力的计划。

  报道称,美国2007年底发布国家情报评估报告认为,尽管伊朗仍继续铀浓缩活动,但早在2003年已停止核武器研发。以色列对这一结论持否定态度,称伊朗仍在研制核武器,准备武力摧毁伊朗纳坦兹核设施。因此,它2008年初向美国提出请求:求购用于击穿掩体的新一代“地堡终结者”GBU-28型导弹,求购空中加油机以确保以色列战机能飞抵伊朗并返回,请求使用经伊拉克通往伊朗的空中走廊。但布什政府认为,军事打击不但可能达不到效果,反而造成伊朗在核问题上走向极端,甚至还可能引发大范围的中东战争,因此不支持以方的军事行动。

  不过,美国在2008年初开始实施一项秘密行动计划,暗中破坏伊朗核进程,计划内容包括美加强对伊朗核原料海外供应链的渗透,破坏电力系统、电脑程序以及其他伊朗所依赖的网络等。

  据悉,《纽约时报》过去15个月内采访美国政府现任及前任官员、外围专家、国际核查人员以及欧洲和以色列官员,11日撰文披露布什政府的上述决定。由于涉密,被采访者均拒绝公开姓名。媒体认为,如何处理伊朗核问题将是当选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上台后面临的难题之一。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等

  以色列

  发传单要求加沙居民合作

  11日,以色列继续对加沙地带实施军事打击。另据目击者称,以色列空军10日在加沙地带投放了大量传单,警告当地居民,以军计划将军事攻势升级,要求加沙居民不要帮助哈马斯并远离这一组织。传单还承诺,如果加沙平民全力合作,将不会受到伤害。

  哈马斯

  火箭弹发射指挥官被打死

  此前,根据以方消息,哈马斯在加沙地带负责火箭弹发射的指挥官阿米尔·曼西在以军10日的空袭中丧生。据悉他在发射火箭弹时被以战机锁定。以官员称,哈马斯高级指挥人员一般不会出现在最前线,曼西现身战场可以被解读为哈马斯处于“严重绝望”中。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