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意鼓手 擂鼓八响(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03:47  华商网-华商报

  

民意鼓手擂鼓八响(图)

  去年12月7日,5000名大学生云集陕西省高校2009财经管理类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寻求就业岗位 本报资料照片 记者 蔡京瑞 摄

  改变就业现状先解五难题

  “现在的企业,找个营业员都需要英语六级水平。”去年大学毕业的小刘,至今没有找到工作。用她的话讲,找不到工作是企业的门槛太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哪。

  对此,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廉宏彬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不仅仅是某一因素影响的,想改变大学生就业现状,应先破除社会壁垒,解决五个难题。

  难题一

  就业岗位也需快速增长

  据有关部门预测,今明两年,我省将出现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转移就业“三峰”叠加,就业缺口每年将超过60万。

  廉宏彬认为,造成这种就业困境,“大学扩招是一个重要原因”。学生数量的增加直接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一方面,新的劳动力涌入市场;一方面,就业岗位增长却较缓慢,客观上引发了部分大学生就业难,因此就业岗位也应快速增长。

  难题二

  社会壁垒待破除“目前,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廉宏彬说,由于没有本市户口,许多大学生与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虽然政府有关部门多次强调要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鼓励毕业生回到县乡去,但是由于城乡之间的差距大,人才流动中的种种壁垒和成本,导致许多毕业生不愿也不敢离开城市。这在客观上也造成大学生的就业难。难题三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吻合

  廉宏彬表示,毕业生就业难与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尽合理也有一定的关系。例如经济、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要么颇为吃力,要么就只有改行。另外,一些工科学校升格成综合类大学,设立了不少文科专业,而到了毕业时,社会对这些学校毕业的文科生认同率不高。

  难题四

  薪水与预期相差较大

  大学生的薪水预期与用人单位的薪金待遇的差距是非常大的。招聘中,大多数的企业认为毕业生对薪金的要求太高、不切实际,用这些钱完全可以招聘到一个经验丰富的人;而大学生们普遍认为,他们的薪金要求与他们的学历、能力相吻合。难题五企业招聘对自身岗位描述不准

  “现在一些企业在招聘中往往会设置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一些企业参加招聘会更多是为了展示企业,而不是为了招聘员工。”廉宏彬说,一些企业盲目招聘,从而使得一些大学生面对招聘岗位望而却步。

  廉宏彬认为,大学生首先不应该对就业持有悲观情绪,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一些优惠政策正在相继出台。大学生及家长应该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用务实的心态去就业。

  相关声音

  “要结婚生子,在基层咋安家?”

  西安一高校计算机系毕业生小武:我今年23岁,要谈恋爱、结婚、生子。下基层几年,人生的几件大事就都耽误了。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前几年学费都是借来的,现在,我工作的收入,要还贷款、还债务,如果去基层,我的经济压力太大了。

  学生就业各方都应努力

  一位大学教师:从政府的角度,应该把提高公共服务放在第一位,比如建立全国性大学生招聘网,消除大学生就业的制度障碍。

  西安一家企业高管:不管是国企、外企,还是私企,都应该把自己当做企业公民,把对下一代年轻人的培养当做自己责任的一部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跟学校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本报记者张波/文 张杰/图

  医保能否率先实现“全省通”

  退休后,一直随女儿在西安居住的刘女士,每年看完病后都得回老家安康报销医疗费,这让她苦恼不已。

  像刘女士一样,遇到异地报销麻烦问题的老人还有很多,“如果实现了省级统筹,在全省哪个城市看病就可在当地报销,将减少很多老年人来回奔波的麻烦。”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杨红娟呼吁:希望我省能够率先制定相关政策,试点“医疗保险全省自由通”。异地报销麻烦想省钱得费“腿脚”

  “如果想报销医疗费,就得多费点‘腿脚’,十分麻烦。”杨红娟说,现在许多老年人退休后,居住地会和医疗保险地分离,分离之后则首先要在参保地的医保部门出具证明,在居住地选择一到两家固定医院看病。之后,除了来回多跑路报销外,还会遭遇看病时要先自筹资金的难题。

  杨红娟举例说,如果省内其他地方的患者在西安看病,所有的医药费都要先由自己来垫付,而西安的退休职工在西安住院,则只需支付自筹的部分,如3万元医药费只需支付万元左右,那么,许多老人就会因为不愿麻烦而选择回参保地看病。老龄化到来,异地报销难亟待解决

  杨红娟说,我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养老、医疗问题亟待解决。相当一部分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无论回故乡,还是“投奔”子女,都可能遇到医保异地报销难的闹心事。

  除此之外,医保不能实现省内自由流通,也限制了人才的流动。一般一个城市都会要求参加医保一年或者几个月后,看病才开始享受报销。比如一个职工在铜川缴纳了几年医保,现在到西安来上班了,他只能在西安缴纳医保几个月后才能在西安享受医保,将原来在铜川缴纳的医保关系转到西安,则困难重重。这样,不利于人才流动。

  “西安汇集了全省最好的医疗资源,这应该属于全省的,不应该仅属于西安。政府应该为所有参保人员都能享受全省最好的医疗资源提供便利。”杨红娟说。实现“省内通”,有困难也有基础

  杨红娟说,根据现在的政策,要想实现异地直接报销,前提是医保关系转移。而在现有政策范围内,转移医保关系困难重重。因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一个省市一个样,即使在我省,各市医保的参保政策也不相同,这些都是异地直接报销的障碍。但医保实现“省内通”,我省也有一定的基础。“我省目前养老保险已经实现了省级统筹,这一做法在全国都走在前列。”杨红娟说。

  杨红娟说,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搞得好,为下一步养老保险“全国一卡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提供了省级统筹的经验。建议我省可以在全国率先试点医保省级统筹,让参加医保的人员在省内任何城市都可以享受到就地报销,可以享受到全省所有的医疗资源。

  相关声音

  麻烦 看病报销来回跑

  在西安工作的刘女士:母亲在安康参加的医保,在西安看病还要让当地医保部门出具证明,选择固定的医院,若出现大病,所有医药费都需自己先垫付,看完病后才能拿着证明回老家报销。而且选择的医院也十分有限,要是全省联网,各市的医保卡在任何城市都享受一样的报销,那该有多方便啊!

  希望 建立全省医保“一卡通”

  市民傅先生:医保卡的实行给老百姓带来了便利,但是目前医保卡还不能实现省内“一卡通”的情况,给流动人口特别是移居者带来了麻烦,也使他们在投靠异地工作的子女时顾虑重重,非常不利于高龄老人养老的选择。

  他建议,应建立全省统一的医疗保障报销体系,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本报记者 周艳涛/文 强军/图

  陕西高校何时进10强

  名校竞争激烈,陕西高校的综合实力排在全国前列,有着良好的美誉,但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最新发布的国内最知名高校排行榜中,陕西竟没有一所高校进入前十。

  榜单只是一种表象。虽然高校排行榜众多,在学界也备受争议,但客观上也反映了部分现实。

  祖籍湖北的朱礼权,怀着对古城西安的向往来到西安谋生,以一个外地人的视角,表达了对陕西高校的一丝不解和希冀。

  陕西高校影响力在减弱?

  前几天,朱礼权打开电脑,上网浏览发现了一个让他意外的事实:被公认最权威的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名中,竟然没有一所陕西高校,名次最靠前的西安交通大学,也仅列第12位。

  长期关注陕西、关注西安的他说,在全国高等院校的口碑中,西安交大无疑已属名校队列,因为两院院士众多,部分学科全国领先;西北工业大学在国防科技领域也独树一帜。

  但难以理解的是,除西安交大能跻身前20名外,其余高校位次较之往年大多后移。综观近几年的高校排行榜单,陕西高校的位次非但没有前移,反而感觉呈现集体倒退、全国影响力有变弱的趋势。

  有多少人才流失?

  朱礼权说,陕西不缺人才,但陕西往往留不住人才。

  资料显示,陕西在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量高端人才流失,每年甚至高达数千人。直至2002年前后,人才外流现象初步遏制。陕西制定的“人才强省”战略,改善内外环境“筑巢引凤”,吸引省内外人才留陕创业投资。显然,这种挽留人才的政策,应该加大力度长期坚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衡量一所好的大学有三项指标:一是人才培养;二是科学研究;三是社会服务。陕西的高校不少,但在排行榜上,前两项指标能做强的并不是很多。

  在最新的中国科技奖励会上,陕西的一些高校都有成果获奖,但有多少成果已经实现转化,创造出实际价值,好像并不为社会和市民所知。

  当然,在成果转化上,陕西的高校难以比拼沿海高校,这与陕西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系。

  有多少教授走上全国舞台?

  作为外行,朱礼权还说了一个他关注的现象:在备受全国观众喜爱的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中,有来自全国知名不知名的高校教师,而作为文理兼备的陕西高校,却没有一位名师出现在全国人面前。

  或许,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存在。但是,作为陕西,那么多的专家教授,为什么会选择集体沉默。中间,暴露的是人才问题还是环境氛围问题?

  相关声音

  是否名校也决定就业指数

  西安某高校山东籍大四学生刘娟:我们不关心榜单,只关心能否顺利就业。不过,是不是名校对就业确实影响很大。“现在应聘,面试发问的第一个问题,肯定是你是哪个学校的?学校是不是名校,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就业的几率。”

  刘娟说,前几天应聘家乡的一家大型传媒企业,对方的硬条件是仅招国内7所名校的毕业生。

  希望多出几所“中国名校”

  一位从西安进京工作的媒体高管:榜单只是一个符号,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一所高校竞争实力的强弱。

  她说,三年前,想尽办法把孩子送进了北京高校。为何不把孩子放在西安培养?我的心态是复杂的,我期望孩子能享受到好的教育,而北京的名校最多;我感觉西安的竞争氛围不足,总处于一种散漫状态,长时间会逐渐消磨掉年轻人的上进心。

  她说,当然希望西安能像北京一样,出几所响当当的一流高校。本报记者 孙洪伟 文/图

  农村更需要“幸福感评选”

  “当城里的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安全感、幸福感,越来越注重城市幸福感排行时,很多人一直好奇农村的幸福感排名会是什么样?寻找了许久却发现,这个评比是缺失的……其实,农村更需要有幸福感评选。”李晓宁说。农村不幸福

  身在城市的农村人也不会幸福

  兼任学生辅导员的李晓宁对她所带的学生,有着别样的情怀。

  她说,学生中有很多来自农村,很优秀,可每每遇到学生学习情绪低沉或是要请长假回家时,必然与家里突然发生变故有关。对于他们而言,家乡发展的快慢,家庭的各种变化都影响着他们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农村幸福不幸福,直接影响着他们在城市里幸福不幸福。很多外来打工者也一样,他们尽管长时间在城市生活,但农村老家是否幸福也影响着他们在城市里的生活。

  李晓宁认为,城市之间有幸福感的评比,但现实情况是,农村占的面积比城市大,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多,因此,农村幸福感的高低关系到更多人。因此,不能把城市的幸福感和农村的幸福感割裂开来,应该同等重视。尤其是当前全省都在重视新农村建设的时候,应该将农村也纳入“幸福指数评价”体系,此举将更有利于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农业”“农村”不应是落后的标志

  李晓宁说,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但在中国,大多数人对“农业”、“农村”存在一定的“歧视”,把它视为落后的标志。实际上,农业发展、粮食安全是牵扯国家战略的问题,仅猪肉价格的涨跌就能让整个城市“绷紧神经”。

  现代城市与农村社会发展并举,是中国式现代化社会的特色所在。长期以来,农业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城市人要增强对农民的感情,对农民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缩短城乡差距。只有农民富裕了,陕西才能真正富裕,才有可能提高所有人的幸福感。

  内涵丰富的农村幸福感

  虽然收入多一些能让农民的幸福感高一些,但收入多寡不能成为评价农村幸福感的唯一标准。农村幸福感应来自于什么最能让农民幸福,什么能让他们最满意,什么让他们最担心。

  现在农村很多年轻人在外打工,老人、妇女、儿童在家留守,长期不完整的家庭肯定会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农村老年人的劳务负担、生活缺乏照料、就医养老保障等问题也日渐突出。

  与此同时,农村的公益事业、文化生活、电网改造、人畜饮水安全等问题也影响到对农村幸福感的评价。农村是否正在面临着白色污染、垃圾围村?这同样影响着农村幸福感。

  通过发展农村的龙头企业,让农民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当家”,使农民在本乡本土就能创业就业,从而增加收入,建设自己的家园,增强农村的幸福感。

  李晓宁说,她希望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省“两会”上呼吁关于“陕西最幸福农村”的评比,并把农村的“幸福经验”向全省农村推广,最后让每个农村都更幸福。

  相关声音

  城乡有可相互借鉴的“幸福经验”

  澄城县刘家洼乡富源村党支部副书记詹辉:村里35岁以上有自己“事业”的村民,一般都会留在村里继续发展下去,但他们都期盼着自己的孩子能进入城市,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因为城里的教育条件、医疗条件村里没法比。但面对自己所拥有的土地、养殖小区,安逸的农村生活和亲切的人际关系、邻里关系,村里人多少还是有优越感的。相当一部分在外务工的村民最终还是会选择回归自己的家园。

  如果有了农村幸福感评选,城市和农村之间肯定会有相互借鉴的“幸福经验”。本报记者 刘兢 文/图

  

民意鼓手擂鼓八响(图)

  民意鼓手:廉宏彬

  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

  第五响

  学生就业

  “大学生及家长应该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用务实的心态去就业。”

  

  

民意鼓手擂鼓八响(图)

  民意鼓手:朱礼泉

  自由职业者

  第六响

  教育发展

  “被公认最权威的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名中,竟然没有一所陕西高校。”

  

民意鼓手擂鼓八响(图)

  民意鼓手:杨红娟

  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

  第七响

  医疗保障

  “我省可在全国率先试点医保省级统筹,让参加医保的人员在省内任何城市都可以享受到就地报销,可以享受到全省所有的医疗资源。”

  

民意鼓手擂鼓八响(图)

  民意鼓手:李晓宁

  长安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第八响

  农村发展

  “当城里的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安全感、幸福感,越来越注重城市幸福感排行时,很多人一直好奇农村的幸福感排名会是什么样?”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