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阳光普照每个需要关爱的残疾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04:16  浙江日报

  今天,全国残疾人工作者代表齐聚西子湖畔,共商我国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大计。

  过去5年来,浙江残疾人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全国率先实施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率先免收残疾学生高中、中专学杂费……特别是去年,我省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契机,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建立健全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康复和基本生活照料制度,让广大残疾人充分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阳光普照。

  小康路上:

  我们携手同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少了残疾人。省委、省政府对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高度重视,省委十二届三次会议作出的《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关注残疾人特殊教育、扶持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康复、基本居住条件和基本生活照料。2007年岁末,省政府第108次常务会议专门听取并作出了2008年起在全省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决定,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也将此列为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内容之一。

  2008年4月23日,省政府做出了《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5年内全省各级政府将安排约20亿元财政资金,实施以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和基本康复为重点的“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其中包括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残疾人康复工程和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程3个子工程。同年6月,省残联会同省财政、民政、劳动保障、卫生等部门制订了4个更具操作性的具体实施办法。全省各市、县(市、区)已纷纷出台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政府文件,并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为广大残疾人更好更全面地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托(安)养工程:

  残疾人安心生活

  年过半百的金荷花不会洗脸,不会洗澡,甚至不知道饿了要吃饭,属于严重的智力残疾。已年近八旬的母亲应奶奶患有严重的头晕病,无力给女儿洗澡和梳头。

  去年8月份,作为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受益户,金荷花被杭州市下城区残联送到了北景园残疾人“托养之家”。在这个我省首批重度残疾人托养公寓里,不仅有康复设备可供锻炼,还能得到专业体贴的照料。

  目前,我省大约有6万名像金荷花一样的困难重残人员,截至去年12月底,全省已完成8433名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作。

  康复工程:

  残疾人生活更方便

  “戴上助听器,你们说话我都能听见。”家住安吉县梅溪镇华光村的姜杏生高兴地说。近日在梅溪镇残疾人听力检测点,专家们带着专业的测听和调试设备,为来自全镇的39名残疾人免费验配、调试助听器。为帮助聋人恢复部分听力,使他们重新回到“有声世界”,安吉县残联投入了上百万元资金,购进了252台助听器,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聋人给予优先救助。

  为视力残疾者送上助视器,为白内障患者免费做复明手术,为听力障碍者送上助听器,为下肢缺失者安装假肢……这只是我省开展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一个缩影。(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从今年起至2012年,对家庭人均年收入在低保标准150%以内、有适应指征并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将由政府出资,实施助明、助听、助行康复行动。截至2008年底,全省已为41682人(次)贫困残疾人提供了免费助听、助明、助行康复服务。

  保障工程:

  残疾人倍感温暖

  家住杭州市玉皇山社区的李立楷是肢体残疾人,目前在一家福利工厂上班,月收入仅千元。他母亲因病常年卧床不起,但由于由其他子女赡养,母子两人均够不上低保标准。根据杭州市新出台的“单独施保”政策,现在母子俩都开始享受额外的重度残疾人补助金,基本解决了生活难题。

  在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落实中,我省各地相继出台针对残疾人的应保尽保、单独施保的新举措。从今年起,全省将对困难家庭持证重度残疾人,单独施行最低生活保障,全额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对家庭人均年收入在低保标准100%至150%(不含100%)的持证重度残疾人参照所在地的低保标准,全额发放生活补助费。

  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共有87099名贫困持证重度残疾人享受了全额低保或全额低保补助金。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