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门口的道路要不要变六车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04:18  今日早报

  家门口的道路要不要变六车道

  杭州老城区12条主要道路整治方案昨起公示

  □通讯员 李绍升 本报记者 钟黎明

  早报讯 道路是四车道好还是六车道好?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要不要设置隔离带?原行道树树型不好,要不要换掉?车道增加,能不能适当牺牲一些绿地……

  昨天开始,杭州老城区12条主要道路的综合整治设计方案在杭州城建陈列馆(红楼)及与道路相关的社区向社会公示,至15日结束。这12条道路该怎么整治,杭州市建委给每条道路的方案都出了几道选择题,请老百姓来选择。

  12条主要道路方案公示

  今年,杭州计划对市区“十纵十横”共20条道路(总长约38公里)进行综合整治。这20条道路,除桥梁、过街设施及特殊节点外,所有项目力争于今年国庆前基本完成道路主体工程。

  目前,已有8条道路的设计方案公示,包括南复路、建国路、中山路、石桥路、开元路、清泰街、教工路、复兴路。此次公示的是剩下的12条道路的设计方案。

  这12条道路包括:

  上城区范围内:浣纱路(学士路—西湖大道)、平海路(浣沙路—中河路)、江城路(城站广场—复兴立交)、凤凰山路(南复路—虎跑路);

  西湖区范围内:杭大路(天目山路—曙光路)、古墩路(西溪路—文一路)、古翠路(天目山路—文一路)、玉古路(天目山路—浙大路);

  拱墅区范围内:大关路(莫干山路—绍兴路)、沈半路(绍兴路—石祥路)、登云路(余杭塘路—上塘路);

  下城区范围内的潮王路(莫干山路—绍兴路)。

  “四改六”面临两难题

  这12条道路都是杭州老城区的主要道路,现在大多数是双向四车道。此次整治想通过“四改六”(四车道变六车道)方式,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形成城区的交通循环系统,所以有几条道路要进行“四改六”。

  但是如果要改成双向六车道,就要涉及房屋拆迁和绿化迁移。据了解,此次“十纵十横”道路综合整治,20条道路初步框算要移2600多棵树,潮王路上最多,涉及要移的树木有六七百棵。在潮王路、古墩路、古翠路、登云路等好几条道路的整治方案中,都涉及到要不要设置专门的机非隔离带。

  潮王路如果要设专门的绿化隔离带,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将完全隔开,非机动车过往会比较安全。但是一下子就要移栽414棵行道树,如果采用现状机非隔离墩,虽不用移但车道数也增加不了。这个两难的选择,想请市民来打个钩,提提建议。

  此外,道路上要不要设置港湾式公交车站?道路交叉口要不要增加车道?沿路像蜘蛛网一样的架空线要不要改到地下?这些问题也请市民来选择一下。

  保证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自2002年以来,杭州先后投入300多亿元,已先后实施了“33929”、“三口五路”、“一纵三横”、“五纵六路”、“两口两线”及扩大范围建设整治等一系列道路综合整治工程。路畅路美的变化,老百姓看在眼里,但是也有一些人觉得每一次道路整治,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似乎越来越窄了。

  此次“十纵十横”道路综合整治,将尽力保证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从昨日公示的12条道路整治方案中,记者发现,非机动车道宽度一般都大于3米,大部分在3.5米,人行道宽度大于2.5米,从而方便自行车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