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排不起新戏留不住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07:30  解放日报

  前不久,在沪举行的长三角民营剧团论坛所披露的信息显示:目前江苏、浙江两省各有民营剧团450多家,从业人员数千人,京剧、越剧、评弹、昆曲乃至通剧、绍剧等剧种百花齐放,相比国有剧团表现出数量多、规模小、收费低的三大特征,对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虽然发展形势喜人,但有关专家指出,留不住角、排不起新戏,是当下许多民营剧团长期以来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此外,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许多企业出现资金困难,邀请演戏的频率开始逐渐减少,给民营剧团带来新压力,“红火”表面背后藏隐忧,似乎露出一番“灰头土脸”的尴尬。

  红了赶场子?

  记者联系桐庐梁祝越剧团团长周丽娟时,她的剧团正在准备当天的第二场演出:“每天上下午各一场,10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去年我们团一共才休息4天。”

  在高档演出场所票价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走村串巷”的民营剧团在乡村舞台正持续受到热捧,一些知名剧团的演出要提前几个月甚至大半年预约。“农村的习惯是大事演京戏,小事看越剧。结婚、祝寿、小孩周岁之类的喜事都要请越剧班。忙起来几乎每天都在各个村子之间巡回‘赶场’演出,睡门板甚至连夜转场都是家常便饭。”周丽娟介绍。

  据了解,长三角民营剧团的单场表演收入,少则1000元,多则3000元,知名剧团更可高达8000元左右。再加上剧团规模较小,总人数多在20人—30人,主要演员每月收入常常可上万元。但这样的高收入是靠高强度的演出换来的。“我们团主要演员的报酬是每天400元,按天计酬,多劳多得。”温州五星京剧团团长付立心告诉记者。

  无心留名角?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名角会给剧团带来诸多好处,但许多活跃的民营剧团却不敢培养自己的名演员。五星京剧团近两年来就有5位随着剧团成长起来的优秀演员选择去了国有剧团发展。“国有剧团收入稳定,有医保和退休金。将来演不动了生活也有保障。民营剧团虽然现在收入高,但演戏毕竟有风险,考虑到未来,许多演员有了名气后往往就会选择跳槽。”付立心的话语道出了很多民营剧团负责人的尴尬。

  观众对“角”喜闻乐见,剧团出场费也能水涨船高。但一些剧团还是选择了“集体的力量”。对此,桐庐梁祝越剧团这样解释:我们团每个演员的吃饭住宿都统一安排,这样虽然可能名角不愿意来,但现有人员的心很齐。

  相对实力较强的剧团则在努力留住自己的名角。杭州黄龙越剧团有不止一个演员获得过“梅花奖”。业务副团长孟科娟表示,为了留住人才,留住人心,当初剧团负责人每天跑劳动、人事等相关单位,为外地演员解决编制、职称、户口问题,最终使演员享受了与国有院团一样的待遇。2005年发布的《文化部、财政部、人事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展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意见》,正式给予了民营剧团演员和国有剧团一样参加各种评奖、评职称的权利。但户口和医保问题仍是“老大难”。五星京剧团依靠剧团的人脉关系,邀请一些著名演员在空闲时间来剧团“客串”。这样“曲线救团”的方式也收到不错的效果,梅兰芳金奖得主奚中路、上海高派老生蒋茂舟、上海戏剧学院余派老生姜培培等“名角”,因此得以频频在温州乡村舞台上献技。

  无钱排新戏?

  除了留不住人,经费紧张也是困扰长三角民营剧团的一大难题,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排不起新戏。许多剧团的节目单几乎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狸猫换太子》等“老三样”垄断。

  民营剧团为何难出新戏?记者调查发现,许多民营剧团的收入并不低,但经营者更愿意将钱花在提高演员收入上。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吕建华向记者透露:“由于正规戏剧院校毕业的学生不愿意去民营剧团,优秀演员只能靠自己培养。为了防止被挖角,就只能通过多发钱的办法。”而一些剧团“红火”之后疲于赶场子,降低了艺术追求也是重要原因。苏州兰芽昆剧团团长冷桂军坦言,一个有艺术追求的剧团,每年演出应该有一个固定周期,一有空闲就来排演新戏,或者添置道具等等。无止境的商业演出,只会让剧团回到“草台班子”的老路。

  对此,有专家建议,希望政府财政能够提供一定经费,每年确定一定数量的新剧目,并为民营剧团排新戏给予补贴。还可采取买断编剧著作权的方法,为民营剧团解决版权费用开支,让农民群众每年都能看到新戏。此外,在戏剧学校招生时明确其培养方向,专门招收一批愿意扎根农村民营剧团长期演出的学生,给他们以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如免费入学,为民营剧团定向代培等,并鼓励国有专业剧团人员在业余时间去民营剧团表演。


本报记者 朱 晨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