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工程师痴迷 “哥德巴赫猜想”近3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07:36  长江商报

  专家和家人都泼冷水,老人仍“不放弃”

  看似与我们生活毫无关联的“哥德巴赫猜想”,却让一位退休工程师研究了近三十年。尽管四处碰壁,老伴女儿都不理解不支持,但金银湖恋湖家园68岁的周长治老人还要继续研究下去。“这是我的爱好,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它。”

  唯一的爱好就是研究数学

  年轻时的周长治就特别喜爱数学,对一些高难度的问题特别感兴趣。1982年,他就开始默默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当时在江岸车辆厂做机械设计,除开工作之外的时间,全扑在研究上。”周长治说,工作间隙,自己也和同事说起自己的研究,和一些爱好数学的同事还成了好朋友。

  因为没有别的爱好,退休后的周长治仍然执著于自己的“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每天最少花6个小时看书学习。”因为白天思考得太多,周长治晚上在做梦时,常常脑子里出现的都是一些数学符号,有时梦里破解了个难题,惊醒后的他赶紧爬起来记下来。“数学能让人逻辑清晰,一旦迷上了就难以自拔,每次一点小进展都让我开心好几天。”

  跑遍全国寻找一份数学表

  周长治家里有各种各样的数学书,每本书里都做满了记号,被翻得很烂了。为了寻找一份10万以内的素数表,周长治跑遍了全国各地。“除开青海和西藏,其他所有城市的新华书店都去过。”周长治说,曾经还去武汉的各个图书馆找管理员帮忙找。“对方说如果发现了就联系自己,但是至今也没消息。”

  “觉得很遗憾,现在关注数学的人很少了。”周长治说,书店里关于数学的书也很少,曾经因为数学研究而结识的一些朋友们现在也都忙别的事去了。因为搬家,与周围的老街坊也少了联系。周长治几乎把全部心思花在了研究上,房里厚厚的草稿纸和一堆数学书每日陪着他过日子。

  四处碰壁 老伴女儿都泼冷水

  1982年,周长治兴奋地把40多页的“哥德巴赫猜想”稿纸寄给厦门大学的校长,不久,对方回信称很有研究价值,建议向专业杂志投稿。

  有了这句鼓励的话语,周长治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寄给中科院的一位院士,“他回信说看到我的研究很开心,但是需要高校教授的推荐,所以他们帮不了忙。”后来,周长治将稿纸送到武汉大学的一位教授手上时,该教授彻底给他泼了凉水。“他直接说这么大的研究不敢接受。”周长治说。

  老伴吴婆婆说,自己一直都不支持周长治搞研究。“年轻时就这爱好,什么家务都不做,每天一回来就坐在书桌前弄那些东西。”

  周长治有两个女儿,老伴吴婆婆说,女儿们也都不支持,但是想着父亲就这个爱好,也就没有反对。“到现在都不知道他研究的是些什么,讲给我听我也听不懂。”

  本报记者 廖筱婧

  实习生 刘瑞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