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川女儿和沈阳妈妈“母女”之爱一信牵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08:14  辽一网-华商晨报

  四川女儿和沈阳妈妈“母女”之爱一信牵

  23岁川娃和沈阳妈妈通过本报活动结成对子

  平日主要靠短信传递相互的牵挂

  晨报讯(记者 赵矫健)“你在哪儿?晚上有课吗?”“学校,有事?”

  每个月,“妈妈”和“女儿”都要通过类似的“简单短信”传递着彼此的牵挂。

  或许你我都无法体会这些“简单短信”意味着什么,可对于川娃曹亚兰而言,这些短信都有着“妈妈的味道”!

  女儿:“妈妈爱我的感觉”

  去年5月末,本报举办的“沈阳妈妈”活动让23岁的川娃曹亚兰和沈阳妈妈李阳(化名)走到了一起。

  “我还记得那天妈妈穿了件特精神的短袖衬衫,可帅了。”昨日下午,在东北大学活动中心,曹亚兰讲述着眼中的“妈妈”。

  “结对子”后,曹亚兰跟李妈妈走进了在沈阳的“大家庭”。“我们家里人可多啦!姥姥、姥爷特别好,还有好多姨呢,二姨、三姨……见过的人太多啦,我也记不住了。”曹亚兰笑着摇头。

  由于忙着毕业找工作,2008年8月后,曹亚兰“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就在那时,一条条李妈妈发来的短信让曹亚兰的内心暖呼呼的。

  “妈妈经常给我发短信,最近找到工作了吗?身体好吗?在哪儿?出去要注意安全……遗憾的是,我手机内存太小了,要不我会把妈妈发给我的短信全都保存……别看这些短信内容挺简单的,可这就是妈妈爱我的感觉,让我觉得很舒服!”曹亚兰把手机紧紧握在手里。

  突然曹亚兰的手机来了短信,她兴奋地告诉记者:“快瞧,又进短信了,是妈妈发来的,她说她现在外地公出,还问我这周几号回四川呢。”

  亚兰习惯跟李妈妈“报喜不报忧”。“前不久我到一家自己很喜欢的公司去应聘,笔试、一试、二试都过了,结果最后一关没过,我原本想把好消息第一个告诉妈妈,可没能如愿。”曹亚兰说。

  妈妈:“不想给孩子负担”

  11日傍晚,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了公出的李阳妈妈。面对采访,43岁的李女士婉言谢绝了。“她就是我的孩子,也早已成为家庭中的一员了,我不想她的生活受到外界太多关注。”李女士说。

  不过,李女士还是透露一些“小秘密”,“亚兰和我自己的孩子相处很融洽,每次亚兰回家都跟妹妹躲进房间嘀嘀咕咕的,怕我这当妈的听到!呵呵!”

  李女士说,她对亚兰的感情是一种很自然的流露。“两个孩子都是我姑娘,平日里我都会给她们发短信,从不觉得亚兰是客人,没刻意过多地关心她,我不想给孩子添负担。”

  沈阳妈妈的爱,让亚兰觉得亲切又温暖。“我和这个家、和妈妈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感情,这种感情因为有了妈妈对我的爱,将我俩的心融在一起。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沈阳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这样我会经常回家看看妈妈!”说着,亚兰露出甜甜的笑容。

  秀出母女别样精彩

  你和妈妈可能长得最像!

  妈妈和你可能最有默契!

  你和妈妈可能都有着自强的感人故事!

  妈妈和你可能都有着爱心之举!

  智慧母女、时尚母女、创意母女、长寿母女……快来参与华商晨报的“非常母女”活动,秀出母女的别样精彩,收获本报带给你的特殊感动。

  参与热线:024-86268636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