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西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加大基础建设投资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2009年是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的一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千方百计破解经济难题,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在山西省代省长王君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大基础建设投资、改善民生成为两大亮点。一大批铁路、公路、机场的动工,将拉动相关行业发展带动内需;改善民生,促进消费,同样拉动内需。两大举措将共同发力,让山西经济在2009年继续保持平稳快速的发展势头。

  投资篇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代省长王君提出2009年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要实现这一目标,我省首先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加大投资力度,最大限度发挥好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6500亿:投资项目全部排定

  今明两年,全省在国家鼓励支持的领域项目总投资约6500亿元,由此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主要包括:铁路投资2000亿元,新建改造铁路3000公里;公路投资2500亿元,建设里程4.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投资2000亿元,新开工3000公里);机场投资50亿元,新建、改建和异地搬迁6个机场;电力投资1000亿元,建设电源点项目25个、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电网9000公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投资500亿元;节能减排、生态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投资500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500亿元;大型现代矿井建设投资500亿元;水利投资170亿元。

  交通:人畅其行 货畅其流

  铁路、公路、机场三架“马车”将是我省2009年基础建设的主力军。铁路建设中,我省将开工建设大同——太原——运城——西安高速铁路、中南部铁路大通道、太原市枢纽西南环线等10条新线,改造扩建邯长复线、侯西复线、大包线等10条旧线。到2012年,我省铁路营运总里程将从现在的3000公里增加到5300公里。公路建设方面,将开工建设灵丘——山阴——平鲁、五台山——忻州——保德、平定——太原(阳曲)——佳县、长治——临汾——吉县等27条高速公路。到2010年,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将从现在的1965公里增加到3000公里;2015年,省会城市出省口由目前的10个增加到29个。同时新建改建一批国省干线、旅游公路、煤运通道和农村公路。机场建设,将新建吕梁机场、五台山机场、临汾机场,改扩建大同机场、运城机场,异地搬迁长治机场。

  通过五年的努力,在全省形成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运力充足的铁路网;形成三纵、十一横、十一环的高速公路网,形成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县乡公路、通村公路互连互通的公路网;形成布局合理、辐射全国、高效便捷的航空网;形成覆盖全省、立体交叉、功能完善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届时,全省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全省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将驶入真正的快车道。

  电力:变运煤为输电

  去年底以来,我省煤炭出现滞销。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煤变电,既提高了煤炭资源的附加值,也为资源开辟了新的市场。

  我省今年将开工建设霍州电厂、轩岗电厂、河曲电厂二期等一批大型坑口电站,长治热电厂、晋城热电厂等一批热电联产项目,右玉、山阴、柳林等一批煤矸石电源点项目。加快改造城网、完善农网,提高省内电网运行质量;加快跨省电网建设,提高晋电外运能力。

  此外,我省还将加快推进引黄北干工程、35项应急水源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汾河流域和其他重点流域、区域等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推进“省城十大建筑”等公共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集中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力度。

  民生篇

  经济社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民生的改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归于改善民生,代省长王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以较大篇幅对如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做了安排。

  就业:经济困难企业尽量不裁员

  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引发经济不景气,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将失去工作岗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代省长王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加强失业预警,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防止出现拖欠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工资,避免出现大规模的集中裁员现象。鼓励和支持遇到困难的企业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减薪等办法,尽量做到不裁员。

  同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稳定就业、扩大就业,确保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目标的实现。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更多地开发和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加大对创业的支持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开辟创业“绿色通道”,健全就业服务体系。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帮助“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保证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尽快实现动态消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