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个新观念深度解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15:50  人民论坛杂志

  《人民论坛 》

  1以人为本,以民为先

  思想病症

  目前,官本位仍然是干扰社会进步的障碍。在个别地方和部门,干部官本位意识仍有一定的市场,有的无视民间疾苦 ;有的将人民赋予的权力看成自己权力寻租的资本;有的跑官要官,意在谋求特权;有的高高在上,听不得群众意见,或是左 耳进右耳出;有的干脆以权行腐,贪赃枉法……凡此种种,一言以蔽之,都可归之为“官本位”之祸也!最近,贵州瓮安发生 的“6·28”事件、上海闸北发生的杨佳袭警事件等等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专家处方

  《礼记注疏》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谷为命。”说明了人与国、谷与人之间至关重要的关系。《孟子传》说:“欲 尽君道,当法尧之治民,以民为先可也。……欲尽臣道,当法舜之事君,以民为先可也。”治民、事君皆要以民为先。

  “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是古观念在新时代的创造性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论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人为本是以人为先的基础,以民为先是以人为本的表现。以人为本在逻辑上必然表现为以民为先。

  所以我们现在提出的“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是新时代挑战“官本位”的一种社会思潮,这种社会思潮已经形成一 种文化形态。一旦这种社会思潮变成一种社会情操,中国人的素质就会大大提高一步,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就会取得治本的功效 ,中国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干群关系就会更加和谐。

  ——北京大学教授夏学銮

  干部感言

  河北省沧州市委宣传部姬建民:改革开放也好,社会发展也好,思想解放也好,万宗归一,无非是以人为本,关注与 改善民生。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以人为本,以民为先”被评为领导干部应树立的首要 观念,反映了民情民意。

  2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思想病症

  当前,有些干部片面理解了“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盲目迷信和崇拜GDP,“为中心”变成了“唯中心”。这 种观念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比如:只重GDP增长而轻视环境保护、只重效率而忽视社会公平、只重城市发展而忽略乡村建 设、只重财富创造而忽略财富共享等观念,仍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有的部门和地区领导依然把 “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甚至不顾群众的意 见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专家处方

  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是一种至高至善的理念。说她至高,是因为她始终把人放在第一位,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 最高目标的。说她至善,是因为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同时要致力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 ,还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使资源、环境良性循环,能够提供和支撑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是人类文明状况的最新形态。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文明形态经历了四种形态,即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科学文明。物质资料匮乏、阶级斗争激烈、生态环境失衡,是这三个文明阶段带有的明显缺陷。只有当 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的思维观念和方式方法,成为牵引人自身、社会乃至自然演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时,即人类进 入科学文明的发展阶段,人类才最终实现了全面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是具有哲学世界观和根本方法论强大张力的宏富理论,充满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思想价值。她理 应成为我们遵从的纲领,行动的指南。

  ——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教授许耀桐

  干部感言

  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党委书记张树宝: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这一新观念如何落到实处?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深入 了解其含义。“发展”是第一要义。领导干部就要深入调研、积极思考,研究地方的发展方向。做好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文章, 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全面做好辖区内流动人口管理、社会管理、环境治理等工作,做到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

  3终身学习,与时俱进

  思想病症

  目前干部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有的不区分学习对象的具体条件和需要,一味地搞“大拨轰”,理论很难联系实 际;有的学习内容和形式几十年不变,不能回答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干部感到收获不大;有的把干部教育当成“升官教育”, 学习形式主义严重,重学历、轻素质,硕士、博士头衔一大堆,遇到现实问题仍束手无策;有的名义上是培训,实际上却成了 出去游山玩水、公款旅游;有的形式上也作了调研,出了调查报告,但培训的绩效如何,除了领导在总结时讲上几句“取得了 很大成就”、“开阔了眼界”之类的评价,没有一个科学的考核标准。

  专家处方

  某种程度上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单位的领导者,其高明,会使本单位取得很大发展;其无明,会 使单位发展蒙受重大损失。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正是领导干部成长的必由之路。当前,形势变化很快,需要学习的东西更 多,如果领导干部靠以前的学习成果吃饭,显然就会落伍。因此,必须强化学习。同时,在这个问题上,更需领导干部注意的 是,不能光自己学,而且要带着别人学,要把本单位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创造性组织,否则的话,领导干部就不能很好地推动 工作。应当说,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的口号我们早就提出来了,而且还进入了中央文件,但是,我们的实际 离这个目标总体上还有很大差距。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教授袁吉富

  干部感言

  江苏省海安县委组织部陈昕:1958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指出,“脑子一固定,就很危险。要教育干部… …要多想,不要死背经典著作,而要开动脑筋,使思想活泼起来”。目前,新的形势、新的情况、新的发展任务,迫切要求领 导干部使自己的思想活泼起来,变成自觉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树立新的观念。有思想,才能继续解放思想,才能真正树立新 观念,才能建设学习型政党。

  4克服政府包办一切发挥民间主体作用

  思想病症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权力已经由政府转到了民间,但这似乎是出于提高效率的目的,而不是保障人民发展权的目的。 经济生活中普遍的国有企业垄断还没有打破;政府对企业的干预仍十分强烈,企业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称的现象广泛存在;公共 物品的提供仍几乎是政府的一统天下,民间提供公共物品的潜能远没有得到释放;发展的目标日益地域化,统一市场的形成有 相当困难;各种“政绩”考核规定导致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发展速度,使政府发展目标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目标出现某种 背离。

  专家处方

  中国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处理好国家(或政府)与民间社会的关系,实现权力和权利向民间社会的必要的转移。但 从我国改革实践看,要处理好这个关系并不容易。处理不好的原因之一来自一种错误的观念。我们过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 ,以为只有政府才会有强烈的发展愿望,只有政府才能办好发展大事。有了这种思想,民间纵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也难 得到很好的利用。其实,政府和民间都能办大事,只是大事不同而已。

  改革的核心是把“发展权”交还民间,让政府在发展中最小限度地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只要经济体制适当,民间资 源也能做一些大事,这是世界的普遍经验。当然,在发展事务方面,的确也要承认民间行动的局限性。但这种局限性不是“大 事”做不了,而是一些基础性的制度建设仅仅依靠民间自发行动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说民间的行动可能有更高的成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党国英

  干部感言

  济南军区干部部处长王培佐:在诸多环境中,我认为有一个环境是始终起着主导作用的,那就是领导环境。解放思想 要靠领导的先进思想来引领。解放思想不仅要有思想,而且要有先进的、正确的思想。只有领导具有了先进的思想,才能识别 出周围哪些思想是陈旧的,哪些思想是落后的,哪些思想是扭曲的。政府不能包办一切,关键在落实。

  5根除人治,树立法治

  思想病症

  法治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但观念总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将旧的生活方式送进坟墓。新的生活方式的形成毕 竟要有一个过程:依法决策还没有完全替代拍脑袋决策,权大于法的现象还没有完全根除,一些地方和行业还存在特权意识, 积淀在一些领导干部意识深处的封建意识、人治思维遇有适当气候还会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远的如人治导致灾难的“文革” 之痛;近的如孙志刚案、佘祥林案等案件的教训……

  专家处方

  社会中大量存在的矛盾必须积极主动地去正视和化解,而化解矛盾不论用什么方式,都只有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才 能达成或保持社会的和谐。

  从历史文化来看,人治在中国具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可谓根深蒂固。在现实生活中,却还有众多的相关社会因素是 与人治相纠结而与法治相对立的。因此,在当今的某些地方,沿袭人治还比较容易,而推行法治还倍加艰难。因此,要彻底消 除人治,实现法治,绝非易事。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的任务,它需要我们长期不断的努力才可能完成。然而,中国市场经济 、民主政治与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又急切地要求我们迅速消除人治,彻底实现法治,这也就自然地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一方 面,历史的人治还在现实中延续,另一方面,未来的法治更被人们急切地呼唤,于是根除人治、树立法治也就成为了众多领导 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呼声。这是时代发展的呼声,这是历史进步的呼声,相信在这一呼声之中,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中国必将彻 底根除人治,全面树立法治。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卓泽渊

  干部感言

  中共江苏射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童健:依法行政,既要充分行权,又要循规蹈矩;既重行权结果,又重行权过程; 既要公平,又要公正;既要干事,又要干净,切实维护法律的权威。如果领导干部都能真正树立这个新观念,大大提高法治化 程度,就不仅可以减少矛盾,而且还能有效地解决矛盾,使不和谐的状态归于和谐。

  6尊重个性,宽容自由,兼收并蓄

  思想病症

  改革过程中,由于利益和价值主体多元化,一方面,人民群众出现了更加多种多样的物质和精神诉求;另一方面,领 导干部面临的各种情况也愈加复杂。面对这种相对多元的诉求,一些干部仍抱守“家长心态”,听不进不同意见,看不得“个 性官员”;一些干部畏畏缩缩,甘当“老好人”,不愿在官场上冒尖,担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些干部思想僵化,唯 命是从……种种官场存在的“潜规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领导干部解放思想的进程。

  专家处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尊重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思考的权利,但它同时也不允许对社会中其他人的权利构成无理侵 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平等,而且主张在人民内部产生利益矛盾之后要有宽容的美德,提倡一种协 商、互谅、妥协的意识和价值观。领导干部应当在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进程中积极营造尊重个性、宽容自由的经济环境和社会 氛围。

  改革开放同时要求中国人必须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反对盲目接受 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曾经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 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领导干部应当继续以兼容并蓄的心态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丰富与创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内涵,扩大社会主义的包容性,合乎理性对如何发展做出选择。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袁峰

  干部感言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理论处郭万超: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尊重个性,宽容自由,兼收并蓄”,我们看到的 是一个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包容的国家。在农村改革进程中,如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民营经济的突围等等都体现了这种精 神。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新观念,要懂“试错”逻辑,有“容错”度量和“纠错”雅量,要鼓励、重用为发展敢闯敢干敢担责 的实干者,对怕担责、不干事、耽误事的干部要坚决调整,从而在组织上保证以变革和创新推动各项事业的大发展。

  7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思想病症

  现实生活中,个别领导干部不仅严重地脱离了群众,而且公权私用、贪污腐败、生活堕落腐化;不仅对群众的疾苦不 闻不问,而且官商勾结、官黑勾结欺压群众;不仅做不到当“人民公仆”的要求,而且在公众的视线内明目张胆地搞“特权” 、搞“三公消费”等伤害群众感情的“软腐败”。现在一些领导干部的“官念”太强,就是不想“混同于普通老百姓”,他们 有了官职不是以此来衡量工作、事业和为人民谋福利,而是成为个人资本,有的甚至成为谋私的资本,冷了群众的心,违背了 党的宗旨。2008年,房地产领域成为腐败重灾区,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受贿1亿多元;原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被“双规 ”;北京原副市长刘志华受贿近700万元,都是忘了这条观念的后果。

  专家处方

  这十五个字深刻而平实地反映了我们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些话群众不但听了亲切受用,而且是群众在长期的革命 与建设实践中刻骨铭心的生活感受。特别是在夺取政权的战争年代,我们党对人民动真情、用真心、谋实利,群众看得见、体 会得到。共产党人所张扬的基本价值,体现在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具体行为中,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号上。

  群众关注的问题,涉及“民心”向背的问题,就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有些问题讲了许多年、对问题严重 性的认识也很深刻,甚至如何改革的好主意也不少,但就是改革的进展不大,比如情、权、利的问题就属于这样的问题。现在 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

  干部感言

  思想病症

  据《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由于用人观念和制度安排存在欠缺,我国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人才浪费 情况触目惊心。首先,人才高消费趋向非常明显。其次,内耗严重,排斥竞争。这种情况在一些党政机关表现得颇为明显。最 后,人才的闲置性浪费也相当普遍。有些单位领导从小团体利益出发,甚至凭个人好恶决定人才的去留和升迁。

  专家处方

  当把人作为资源时是把人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看待的,但在所有资源中只有人才处于社会的主体地位。资源的开发利用 ,社会的激荡发展,都受制于人的“主宰”。所以人把自己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理所当然的,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论 阐释。

  现行社会制度并没有真正把人才或人力作为“第一资源”来认识和开发利用,可以说,这是造成落后的根源所在。现 在大家认识的提高是可喜的,但更应该落实在行动上。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我们应该大胆在制度上改革创新,更加重视人力 资本投资,只有这样才能变“人口”大国优势为“人力资源”大国优势,才能“事半功倍”地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 代化强国的建设进程。

  ——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博导王桂新

  干部感言

  中共浙江文成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卢斌:面对人才浪费,最应有所作为的就是政府。常言说,民以官为范。当政府部 门惟高学历不用的时候,其他企事业单位也必然效法。

  9当官要经得起选查,财产要经得起晾晒

  思想病症

  纵观各类腐败案件我们不难发现,官员收入不透明是引发种种腐败的重要原因。从近年来查处的各类腐败案件看,一 些领导干部并非一开始就腐败,而是通常经历一个思想意识逐渐变化的过程,在生活细节上放纵自己,或者被配偶、子女拖下 水,一步步蜕变为腐败分子的过程。领导干部树立“当官要经得起选查,财产要经得起晾晒”观念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可见一斑 。

  专家处方

  官员要敢于光明正大地向社会“晒”自己的财产。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缺失,已是反贪腐体制中的“短板”,成为社 会关注的热点。所谓财产申报制度,是指国家公务员依照法定的期限和方式向有关机关如实申报其财产状况及变化情况,并接 受有关机关监督检查的法律制度。财产申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动产、不动产、有价证券、债权、债务、礼品馈赠以及可能与公职 发生冲突的利益等。国际经验表明,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利器,是人类文明在限制权力与预防腐败上的智 慧结晶,被誉为“阳光法案”,在全世界民主法治国家普遍实行。

  一般来说,只有官员清正廉洁,收入来源合法,才敢于光明正大地向社会“晒”自己的财产。反之,如果自己有什么 “猫腻”,甚至通过贪污受贿谋取非法收入,那就非要捂着盖着,乃至打死也不说。从这个角度看,尽快建立官员的财产申报 制度,既是社会和公众的要求,也是对执政党和广大官员的考验。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殷庆言

  干部感言

  中共四川南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邵俊华: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 就离“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不远矣。

  10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思想病症

  近年来,个别干部对百姓之事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甚至伤民、损民。有的不深入群众,工作脱离实际;有的工作方 法简单粗暴,强迫命令;有的掩盖矛盾,欺上瞒下;有的对群众疾苦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有的甚至侵占群众利益,以权谋私 ,等等。这些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近年来发生的像成克杰、郑筱萸、陈良宇等高级领导干部腐败大案,就充 分说明这一点。

  专家处方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为民做事,也可以肥一己之私。为人民执好政,服好务,是当代领导干部的神圣使命。 在执政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现在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兴起,领导干部应该将了解 社情民意的眼界放宽,关注网络民意。另一方面,也要树立为公用权观,防止干部弄权谋私。为此,要采取有效措施使权力在 阳光下运行,使那些有谋私想法的官员不敢贪、不能贪,使那些贪过污、腐过败的官员声败名败、倾家荡产。只有这样,“立 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真正树立起来。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副教授肖立辉

  干部感言

  江西南昌市青山湖区京东镇党委书记谌海华: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观念,就能规范领导干部从政办事行 为,营造一种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良好氛围。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