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他决定:变女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3日00:51  新文化报

  他说会勇敢面对一切,包括让大家知道自己的名字:马艳丽

  这是一则缓发了一年半的新闻。

  2007年秋天。他说,还没有想好什么时候将自己变成“她”,更没有勇气将自己置于众人的关注下。

  2009年元旦。“我决定做变性手术,我要在新年开始新的生活,不再活在别人的猜测和议论里。”

  2009年1月6日。农安县一家福利院。长发、淡妆、七分裤、长筒靴、还是那身典型的女人装扮,不同的是,再说起20多年的女人情结和生活,他的言语不再那般晦涩,神情中多了几分淡定,眼神中有了一种坚定。

  他,叫马艳丽,这20年,一直用这个名字。如今,他已经33岁。

  他说,20年了,自己决定去做一个真正的女人,勇敢面对一切,包括让大家知道自己的名字。

  图为马艳丽 本报记者 李洪亮 摄

  1 初恋,有了“女人梦”

  那个男孩是当地村主任的儿子,长得特别漂亮,还特别聪明,看见他就非常开心。

  马艳丽出生在农安县开安镇某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马艳丽很怪,身为男孩,从小不愿意和男孩一起玩,从心底里排斥,“不知道为什么,这就是天性。”

  上了初中,马艳丽开始留长发,家里人逼着他剪了很多次头发,最终他的固执让家人毫无办法,“当时没觉得自己要变成女人,就是觉得长头发非常舒服,直到和同班那个男孩有了好感。”

  马艳丽说的那个男孩是当地村主任的儿子,“他长得特别漂亮,还特别聪明,看见他就非常开心。他对我也不像对别的男同学,看我的眼神,说话的语气,都能感觉到他很想接近我。但是又很害怕,一直到前几年我们偶然邂逅,他才对我说,那个时候他也非常喜欢我。”

  马艳丽说,那是他的初恋。“如果我是女人该有多好啊!”初恋让他开始梦想自己变成女人,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甚至无法继续读书。

  2 像女人一样生活

  来到长春的时候,他留起了齐臀长发,言行举止在别人眼里,完全是个女人。

  从那个时候开始,马艳丽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女人。但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他必须承受痛苦,无法逃避。

  “我没有再站着小便过,没有再进过男厕所,又不能像别的女同学那样大大方方地去女厕所。所以,下课后我要跑到学校外面,找一个别人家的厕所,看四下没人,再进去方便。”更加煎熬的是他内心与外在的巨大矛盾,于是,马艳丽辍学了,那年,他刚上初二。他想去一个新的环境,像女人一样生活。

  他首先找人更改了自己的户口,变成女性,那时起名字改为马艳丽。面对家人的反对,他选择沉默和坚守。

  来到长春的时候,他留起了齐臀长发,言行举止在别人眼里,完全是个女人。“那个时候,在长春站前给旅店拉客,挣钱特别容易,我就是其中一员,而且很有名,很多老板愿意用我,干了几年,挣了第一笔钱。”

  这些年,马艳丽按照自己的理想生活着,化妆、逛街、穿漂亮衣服。但可怕的是,自己还是男人的身体,这是痛苦的根源。逛街,看好了一件衣服不能当众试穿,只好买回家去;如厕,进了条件不好的厕所,蹲下身子,马艳丽都习惯性地用皮包或者衣服将大腿盖住,警觉身边人的眼神。

  最大的问题是洗澡,马艳丽无法走进大众浴池,他只能在家里洗。

  3 与男友分手,产生手术想法

  医生认为他的条件特别适合做变性手术,可血液的化验结果没有达到要求。

  在长春,马艳丽做过饭店服务员,在理发店当过小工,后来开起美容院、按摩院。

  开按摩院时,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男朋友,“是个很帅气的小伙子,人也好,”两人相处越久感情越深,终于有一天,马艳丽鼓起勇气向男友坦白了身份,让他意外的是,几天之后,男友平静地接受了现实,没有离开他。

  两个人一起创业,共同生活了6年。他们在长春买了房子,买了车,生活丰衣足食。

  生活的美好无法掩盖存在的问题,马艳丽虽无法和男友像其他恋人一样正常生活,但也不容忍身边的男人有丝毫的背叛。一次,他发现男友在网上和女网友聊天,决意与男友分手。这段经历,让他产生了做变性手术的想法。

  1996年,马艳丽回到家里。看着孩子如此痛苦,家人当初的反对变成了默许。当时,北京有一位医生特别擅长做变性手术,在母亲的陪伴下,马艳丽到了北京,“医生看到我之后非常高兴,认为我的条件特别适合做变性手术,可是,血液的化验结果没有达到要求。”

  这次北京求医后,马艳丽回到农安一面服药治疗血液方面的问题,一面开始二次创业。

  4 带着现任男友创业

  马艳丽办起了农安第一家社会敬老院,在农安家喻户晓。

  马艳丽心地善良,当年和他一起打工的小兄弟们听说“马姐”回农安创业,便追随他来到农安,一个比他小6岁的男子成为他的第二个男友,一直生活到现在。

  马艳丽凭借在长春积累的经验,先开起了饭店。由于经营有道,饭店的生意十分红火。之后,马艳丽办起了农安县第一家社会敬老院。马艳丽喜欢读报,看到关于孤寡老人的报道,就主动把老人接到敬老院,免费安置。

  10年时间,敬老院更名为福利院,从最初的30多位老人发展为70多位老人,很大一部分是免费接收的。老人们把他当成主心骨,他的事迹也在农安家喻户晓。

  5 与其被议论,不如坦然承认

  社会没有被屏蔽的地方,那些关于马艳丽的传闻在整个农安散播开来,让他下定了决心。

  尽管处处小心,但生理差别却是无法掩盖的事实,有人隐隐觉得马艳丽与正常女人似有不同。社会没有被屏蔽的地方,那些关于他的传闻在整个农安散播开来。

  “有时候我去商场,有人就在后面议论,‘那个不是福利院的马艳丽吗?听说他是男人,好像现在还没做手术呢!’。我刚开始以为别人不知道我是男人,原来,这已经是不是秘密的秘密了……”为避开那些风言风语,马艳丽很少出门。

  马艳丽和男友都喜欢孩子,“我问过他介不介意我不能生育,他说不介意,但是我知道,他是怕我难过。”马艳丽对男友心存愧疚。马艳丽的女人梦一直没有消逝过,一个农安人成功变性的新闻让他最终下定决心,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在自己的世界里苦苦生活了20多年,与其被别人怀疑议论,不如坦然承认。我已经33岁了,这样的年龄还能做变性手术,相信很多人都会为我高兴的!”

  马艳丽说,他正在选择整形医院,希望在春节后手术。

  ■记者手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

  与马艳丽交谈的氛围很安静,没有人破坏它。

  就像讲述一个故事,马艳丽将20年的痛苦、辛酸、快乐、幸福娓娓道来。说出要做变性手术的决定后,马艳丽笑了……

  他问,听了他的故事感觉怎样?我俩说:“为你高兴!”马艳丽说,很多人听了他的决定也都像记者一样,为他高兴,他从心底里感到温暖。

  这个社会就像一个大家庭,有很多成员,各有性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精彩。马艳丽说,他每天都会梦见自己变成一个完美女人,和爱人幸福地生活。

  祝福马艳丽,希望他早一天梦想成真!

  本报记者 李季 陆续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