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贸畅销货转回国内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3日02:29  京华时报

  

外贸畅销货转回国内卖
1月11日,副市长程红在两会政务咨询活动上接受记者采访。本报记者张斌摄

  去年1月,程红当选为副市长,主管本市商贸流通领域工作。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首都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市政府在应对危机与挑战方面,提出了完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六方面工作,着力扩大消费是其中重要工作之一。记者就此对副市长程红进行专访。

  ■应对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对消费影响不大

  记者: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逐渐影响到我国,包括北京市在内的金融甚至实体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今年元旦假期,本市101家商场、餐饮等企业总营业额超过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取得了“开门红”。从这个“红”中您是否看到了危机?

  程红:北京是一个特大型消费城市,近十年来消费增长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元旦“开门红”,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得益于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收入持续增长,老百姓的消费预期看好,购买力持续提高,这是最重要的经济基础。第二个就是得益于消费的升级,老百姓在收入增加后,需求层次不断提高,比如家电、汽车等消费品的零售额都保持着非常好的增长。

  在“开门红”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金融危机对北京经济在整体上有一些压力。不过从去年北京总体消费的增长来看,仍然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超过4500亿元。应该说影响有,但是不大。

  月销售400亿方能达目标

  记者:在今年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中,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期增长目标将在13%。这个增长目标和2008年提出的预期一致。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提出这样的目标对本市意味着什么?

  程红:13%的目标对我们的工作来说压力很明显。今年,本市总体经济是下行的,消费是整个经济中对北京来说最为主要的动力,所以今年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下滑的压力客观存在。

  此外,北京市零售额已经多年高基数增长,去年消费品零售额达到了4500亿元。那么,今年的增长如果按10%算,就要超过5000亿元。5000个亿平均下来,意味着今年每个月消费品零售额都要超过400个亿。

  这是什么概念呢?400亿的月零售额是2008年零售额最高的10月的消费品零售额数,意味着今年每个月的零售额都必须达到2008年的峰值,才能完成今年消费品零售额的预期增长目标。

  企业用文化内涵吸引消费

  记者:本市的商业发展方面,政府将以何种形势来引导其健康发展?

  程红:举个例子,前几天张一元进行了一天的促销,当日销售额增长5%。这是本市在发展特色街、特色企业、特色产品方面的一个典型的老字号企业,他们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本市还将继续在规范化经营的前提下,引导商业企业挖掘自身的文化内涵,吸引北京本地、外省市和国外的购买力来京消费。

  内外贸联动缓解出口压力

  记者:外贸企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会大一些,外部需求减少了。那么,请问今年政府将采取哪些政策来帮助这部分企业度过危机?

  程红:在这方面,本市将发挥商务行业内外贸结合的优势,今年要启动外贸企业特色产品和内贸企业的对接。把在国际市场受到广泛欢迎的产品,引导在国内市场也进行销售,发挥内外贸联动的优势。在国际市场出口压力增大的情况下,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市场。

  ■个人印象

  坦言压力笑传信心

  采访程红副市长,是在11日的市两会政务咨询活动上。与她分管的市商务局、侨联等相关委办局的工作人员打招呼时,程红反复说着:“辛苦、辛苦。”外表看起来柔弱的副市长,说起话来内敛沉稳,带着坚定。

  代表、委员陆续到达会场进行咨询,程红干脆坐在了委办局的办公桌前,和代表、委员聊起天来。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情况下,北京如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的预期增长目标?记者刚提出这个问题,程红一下子笑起来,对这个问题她早有预料。她把近十年来北京消费市场的发展展现给记者,从一个经济学者的角度阐述了北京目前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准确而毫不含糊地判断金融危机对本市消费影响不大。

  她笑着坦言13%的增长目标带来的压力,却让记者感到了一份轻松。虽然社会舆论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猜测很多,但是与程红面对面聊天的时候,能感受到她传递给记者的信心。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李艾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