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看晨报聊交通,班车成“第二会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3日02:53  新闻晨报

  

看晨报聊交通,班车成“第二会场”

  □即使不是早晚高峰时段,市区主要道路也会出现严重拥堵。 晨报记者 杨 眉 摄(资料图片)

  

看晨报聊交通,班车成“第二会场”

  

看晨报聊交通,班车成“第二会场”

  

看晨报聊交通,班车成“第二会场”

  □晨报记者 赵 磊

  [建言者]

  市政协委员 谢荣兴

  市政协委员 程霄玉

  市政协委员 陈 玲

  为了方便各位政协委员准时到达会场及回家,同时避免政协会议占用城市交通资源,上海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为政协委员安排了多条路线的班车。在昨天早晨及傍晚,记者分别搭乘了其中两条线路的班车,结果发现,班车不仅起到了节约资源的作用,下班高峰时间,和其他车辆一起堵在高架上的政协班车,甚至成为委员们议政的“第二会场”。

  ■早班车:

  见面都问“为何不开车”

  昨7时10分许,当记者到达杨浦安波路266弄兰花教师公寓门口时,两辆路别为“22线”的班车早已等候在此,此时距发车尚有10分钟。当两名并不是非常熟悉的政协委员分别登上前面一辆车点头问好后,才得知原来都是住在附近同一小区的邻居。“你怎么没开车去?”两名政协委员不约而同地问起对方。在随后开行过程中,这样的提问从班车起点一直延续到上海展览中心。

  委员们表示,由于班车开出的时间正值周一早高峰时段,自驾车前往上展中心,恐怕无法确保准时出席会议。另外,如果开车前去,由于没有相关的通行证,即便开车准时到达,车辆究竟在哪停放也成问题。一些政协委员则将班车当成了“问候老朋友、结识新朋友”的窗口:“大家一起就热点问题议论议论、聊一聊多好,还能开拓思路,何必憋在窄小的驾驶室里,一边小心翼翼驾驶,一面还要为提案和讨论发言冥思苦想呢?”

  “22线”的两辆班车先后发出,由于其行驶路线各段均有交警疏导,因而通行比较顺畅。班车到达各个停靠点的时间,基本与会议手册上所标注时间一致。

  到达上展中心后,记者统计了一下,约60名委员乘坐“22线”班车到达会场。

  ■晚班车:

  回家路上遇到高架拥堵

  当天下午4时50分及傍晚5时10分,结束当日会议的一些政协委员搭乘以上两个时间段的班车返回家中。此时,搭乘班车的政协委员人数相应有些少。而记者了解到,一些政协委员因嫌回家麻烦,索性住在会场边可供休息的房间,而一些政协委员则搭乘其他委员的车辆返回,还有些委员的家人下班较早将他们顺路接回。

  与当天早晨相比,返回的班车虽然少了交警的逐段疏导,但此时地面道路尚算通行顺畅。不过,当记者乘坐的“21线”班车沿高架道路驶过上海体育场后,车辆速度慢了下来。此时,天逐渐黑了下来,在班车前方已经形成长长的车流,高架道路上方的指示牌上不同方向开始出现红黄相间的区域。“堵车了……”一些乘班车的政协委员看着指示牌摇头感叹说,交通环境仍需优化。

  ■堵车时:

  政协委员看晨报聊交通

  市政协委员谢荣兴趁堵在路上的时候,拿过记者手中的晨报浏览了起来。当他看到晨报头版《会商大交通三难》这个大标题后,就想到了高架道路拥堵这一问题。他说,目前上海的内环高架拥堵严重,“不论白天晚上,不论天好天坏,很难听到高架是不堵的。”他认为,不如加快内环高架南北向、东西向的复线建设和拓宽原高架路面及延伸段。

  谢荣兴建议说,应建设以长宁路、长寿路、海宁路、周家嘴路为一线的东西向高架;建设以沪闵高架、漕溪北路、华山路、江苏路、曹杨路为一线的南北向高架,“变原来的‘申’字型为‘井’字型;同时,增加内环高架部分单向两车道扩建为三车道;拓宽部分路段的高架下匝道。”

  市政协委员程霄玉则进一步指出,市民住宅在向郊区转移的基础上,远郊的相关交通及其他配套设施也要同步:“与经济适用房等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她认为,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郊区居民出行难回家难的问题。

  而坐在记者身边的市政协委员陈玲则向记者提出了她的解决方法。她说,轨交8号线通车后,居民可以通过虹口足球场站换乘3号线。“这样一来,许多人可以不必再到市中心换乘,有效分流了乘客。”她认为,这一经验完全可以应用到解决远郊居民回家难:“比如说,将一些靠近远郊的轨道站点设置为换乘点,同时在站外配以短驳的公交车辆。”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