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学生半年被裁三次欲轻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3日04:10  信息时报

  解密10000个电话

  地区: 市内64%,省内20%

  性别: 女48%,男52%

  婚姻:未婚53%,已婚41%,离异4%

  职业:专业技术人员、公司行政人员25%

  文化:高中12%,大专5%,本科12%,初中8%

  问题:婚恋24%,工作学习5%,心理健康问题25%,10%心理疾病

  自杀:平均每天一例有自杀问题的来电

  信息时报讯 (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伍展虹) 广州市心理援助热线自2007年10月30日至今440天,一共接到了1万多个咨询电话,其中有自杀意念、自杀计划或干脆自杀未遂的就达到了488个。记者昨日从广州市脑科医院、广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获悉,在1万多个求助电话中,白领一族已成为心理困惑最多的群体。

  半年多被裁员三次

  今年26岁的刘先生(化名),去年6月从广州某大学毕业后的短短半年多时间里,竟连续遭遇了三次裁员。“经过层层考核,从众多同学中脱颖而出,去年1月到广州一家知名外企实习。人事部门事先说,实习6个月后,将挑选一名表现优秀的学生转为正式员工,待遇丰厚。但到了5月底,公司宣布裁员,取消选留优秀实习生计划。6月毕业后,好不容易再找到一份工作,在国企里做业务,可这份工作干得也很不顺,到了9月,稳定的国企也有很多部门停产,老员工开始轮岗,试用员工都被清退。10月进了另一家公司,一个月后就被另一家公司合并了,现在又被裁了,唉……”

  在经历了众多挫败后,刘先生陷入了极度的自我怀疑当中,指望尽快通过工作还清助学贷款也没指望了。所幸的是,他在产生轻生念头的同时,拨打了广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的心理咨询热线。咨询员在判断了他的自杀风险性后,决定通过继续倾听的方式,对其给予了无条件关注。在得到他不自杀的保证后,马上进一步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后续的回访发现,得到及时心理干预的刘先生很快就走出了自杀的阴影,并很快取得了一家公司的面试机会,成功走上了工作岗位。

  “每天都接到自杀电话”

  在金融海啸发生之后,类似刘先生这样受到波及并产生心理困惑甚至产生自杀倾向的,并不在少数。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广州市脑科医院副院长李洁介绍,在中心成立以后的一年多里,热线一共接收到了488个与自杀相关的咨询电话,平均每天都能接到一个以上。为了紧急挽救一名致电热线的计划自杀者,该中心更是有过近十次报警处理及时跟进的紧急救援。

  热线咨询员王铃医生就有过两次紧急转至警方跟进处理的经历。其中一次是,“当时一名来电者表现得非常绝望,任凭我怎么开解都没办法让其打消自杀念头。在来电者表示已经服用安眠药的情况下,我只好根据来电显示的电话号码报警处理,广州警方及时进行了跟进处理。虽然警方处理的结果,不会跟我们通报,但至少从心理医生的角度而言,我们在尽力挽救一条生命。”

  失业担忧倾诉电话急增

  李洁表示,通过对10000多个来电电话的统计汇总显示,在已知来电者身份的咨询电话中,来自专业技术人员、或公司行政人员等白领人群的咨询最多,已达到了2500人之多,占到了25%以上,而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人群也占到了已知人群的17%,远高于其他人群。

  而在所咨询的问题当中,与婚恋有关的占到了25%,心理健康问题的占到了25%,而在金融海啸的大背景下,面临失业的担忧或者因为失意于股市、楼市的来电咨询者,正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据介绍,广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计划在今年推进加强与警方的联动机制。并针对那些社会上已发生的自杀事件,或者进入到市内医院各急诊室、ICU的市民,该中心也将采取与其他兄弟医院联动的机制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在为其疗伤的同时,也能为其疗心,改变其对于人生的态度,”李洁表示。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