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预付卡消费伤透了顾客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3日05:12  新晚报

  哈尔滨新闻网讯(记者 胡玥)去年9月份至今,12315指挥中心共受理涉及美容美发、健身娱乐、宾馆餐饮等服务场所预付卡消费的咨询、申(投)诉107件,数量居高不下。在消费者向商家支付一定金额办理预付卡后接受服务时,往往合法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

  费低折扣

  商家“一套再套”

  案例:李女士在南岗区某美容院签订了护肤服务协议,年费2800元。服务过程中,美容院又以更优惠的活动,劝导吴女士办连带卡,致使她又签订了背部护理服务协议,一年支付6600余元。当发现美容服务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想拿回卡内金额时,却因有协议被美容院拒绝退款。

  案例分析:一些商家故意抬高服务价格,再定制其他优惠方式,向消费者再次套付现金,致使消费者还没有享受服务就花费了大量金钱,纠纷发生机率也随之增高。“霸王条款”,加重消费者负担。

  主要表现在消费者办卡时商家在未告知的前提下,单方限制预付卡使用要求,并在卡上标注 “本卡售出恕不退还”、“卡内金额不退还”等众多不公平条款,达到提高预付卡使用门槛,以此加重消费者的负担。

  退卡障碍重重

  商家携款而逃

  案例:消费者田女士在道里区某美容美发店办理一张面值为2000元会员卡,仅使用4次,该店所有美容师突然辞职,随之美发店也“关门大吉”。由于经营者不知去向,田女士找到维权部门或到法院进行起诉也无济于事,最后田女士只能自认倒霉。

  案例分析:工商消保部门认为影响消费者判断的主要原因是知情权得不到有效保障,价格机制不够透明,抵挡不住预付卡带来的低折扣。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将增加调节、执法力度;通过媒体曝光、披露商家不法行为,促进经营者自律;采取定期发布典型案例、消费警示等方式提醒消费者警惕。并建议建立预付卡格式化合同条款制度、设立预付卡准入机制,限制经营者发卡权利,明确发卡资质,规范发卡程序。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