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下通道的电梯该不该“休息”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停摆的电动扶梯,给行人带来不便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关前裕 实习生杨静

  本报从前日起开通“两会民意直通车”,引起读者和网友热烈反响,他们纷纷来电、发电子邮件建言献策。

  一名网友反映,武汉市不少地下通道虽然安装有电动扶梯,但大多没开放,成为摆设,给老弱病残群体出行带来不便。

  对网友反映的这一问题,记者昨日采访了出席“两会”的政协委员,并对此作了探访。

  现状

  很多地下通道电梯成摆设

  昨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武昌火车站西广场。旅客们扛着大包小包,有的还牵着小孩,可地下通道的电动扶梯却停开了,他们只好艰难地迈上10多级台阶。据附近执勤人员介绍,这部电梯自建成后,基本上就没怎么运行。

  武汉广场与万松园路之间的地下通道,每个入口各有2部电梯。可都只开启上行电梯。记者在此观察了5分钟,看到3名回家的学生拖着大旅行箱在此徘徊,不知所措。常在此经过的张婆婆开玩笑说:“这个电梯不开也罢,就当是方便我们爬楼梯锻炼身体!”

  在徐东销品茂旁的地下通道,上下行双向电梯都开通了。一顾客告诉记者,因为下面有沃尔玛大超市,商家大方,一般不会关。不过,平时上行电梯还是有时开时关的现象。

  市民反映

  电梯停摆很不方便

  22岁的小刘第一次来武汉办事,武昌站地下广场电梯停摆让她很沮丧,“火车站的欢迎牌上写着‘来到武汉就是武汉人’,可牌子下面就是停开的电梯,难道武汉就这样欢迎八方来客?”“明明有电梯,却一直关着不开放,太不方便了,也浪费我们的时间。”武昌区张先生说。

  也有人认为,现在提倡节俭,不开或少开电梯,可以节电。反正台阶也不长,行人克服一下,爬几级台阶,也不算什么。

  原因探析

  电费负担重是主因

  不过,有些电梯是由于太累而“罢工”的。新武展地下通道电梯刚投入使用那会儿,就曾因人流量太多而屡次“累趴下”。

  一位电梯管理者向记者诉苦,4部电梯运行若每天开12个小时,每月电费约需3万元。这是笔不小的开支,让不少管理方难以承受。

  也有的是由于电梯在地下受潮,出了故障需要维修的。

  政协委员

  买了不开,是浪费资源

  “买了电梯不开,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昨日,参加“两会”的省政协委员、华中科大管理学院博导杨超教授说,地下通道电梯作为公共资源,要根据需要开放,要发挥应有的效应,而不能成为摆设。

  杨超教授说,花大笔钱修建地下通道电梯,就是为了便民,是为大众服务的,不能成为“面子工程”。地下通道电梯成为摆设,反映出了管理部门服务意识的缺失,也反映出了一些公共设施的管理缺少人性化。

  地下通道电梯要不要开?怎么解决电费负担问题?欢迎网友登录腾讯·大楚网(http\hb.qq.com)参与讨论。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