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爷找老伴 谁和我一起打毛线

  

大爷找老伴谁和我一起打毛线

  曾大爷在家织毛衣

大爷找老伴谁和我一起打毛线

  曾大爷(中)穿上自己织的毛衣

  成都洛带镇八角街一大爷痴迷手工针织40余年,希望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老伴

  飞针走线不仅是女人们的专利,成都洛带镇八角街有位67岁的曾克堂大爷,痴迷手工针织40余年,平日里线不离手,最拿手的是针织立体图案和汉字。常年独居的曾大爷萌生了找老伴的念头,昨日,他终于公布了自己的择偶条件:对方一定要欣赏他打毛线的手艺。

  手艺娴熟针织汉字最拿手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曾大爷家中,沙发、床上到处堆着花花绿绿的毛线球和一把把的棒针。满头白发的他正坐在洒满阳光的院坝里织毛衣,两手灵巧的上下穿梭,针线在手里一进一出,一会工夫就织了一行多。娴熟的手艺,怎么看都不像是出自一位年近七旬的大爷之手。“这个是平针,这个是绞绞针。”曾大爷笑眯眯地从屋里拿出几件自己针织的背包、坎肩,如数家珍,“它们都是我的精心创作的艺术品。”这些作品上“清一色”的立体图案,凹凸有致,色彩明丽。“你看我的这件开衫嘛,上面还有文字呢。”曾大爷指着身上一件白底蓝色花纹的衣服,只见左右襟上分别织着“江山多娇,风华正茂”8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曾大爷说,仅织一个字就要花五天时间。

  痴迷针织曾经两天足不出户

  “针织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里面有不少乐趣。”44年前,因为单位盛行针织,老人与手工针织结缘,至今创作了多少针织服装,他都数不清了,大部分都送给了亲朋好友。现在,曾大爷全身上下的帽子、毛衣、手套、袜子,全是自己一针一线织出来的。曾大爷说,针织还是一种休闲方式,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他打算把自己总结的针织经验整理出来,有机会的话出一本书。

  邻居曾传玉说,最初看到曾大爷在屋里织毛衣,大家都觉得很惊奇,“想不到一个老大爷还有这种兴趣。”但时间一长,他们对大爷痴迷手工针织习以为常了。大爷痴迷针织的程度非同一般,常常是“废寝忘食”,最高纪录是曾经两天足不出户,呆在狭窄的出租屋内解决创作难题——针织汉字,费神费力,简单的“一撇一捺”都要构思很久,毕竟毛衣可不是白纸,可以轻易涂抹。“他真是比我们女人还心灵手巧。”茶馆老板娘余平说,曾大爷经常在茶馆里,泡一碗盖碗茶,一坐就是一下午,全神贯注地打毛线。为此,茶馆还专门给他留了固定位置。

  渴望温情想找志同道合老伴

  据了解,曾大爷靠每月千余元的退休金生活,日子过得还不错。因为以前在冶矿场工作,离异多年,长期独居的他缺乏家庭温暖。随着年纪的增大,曾大爷越来越渴望有人能给他以生活上的支持。而且自己40多年的针织经验也是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如果出书的话也需要另一半的协助。因此,曾大爷萌生了找个志同道合的老伴的念头,对于老伴,他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她能够欣赏我的作品,一起享受打毛线的乐趣,就可以了!”

  实习记者胡沛罗琴摄影刘陈平

  报料人:刘先生线索奖:50元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