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履职尽责 与全省大局相契合

  省政协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

  ■ 本报记者 王欢 陈松

  提要:

  2008年,省政协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准确把握政协工作与全省大局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既立足总体取向谋划工作,又对接“两个加快”跟上节奏,在增进共识上做有益之事,在改革发展上献对路之策,在应对危机上建可鉴之言。

  亲历:

  “没想到会场气氛会这么热烈”,回想起去年10月份在省政协机关召开的“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对四川中小企业的影响和对策”专题座谈会,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崔广义发出这样的感叹。参会者个个抢着发言,原定中午12点结束的会议,不得不一再延长时间。

  “效果之所以这么好,因为我们的选题准确对接阶段重点。”崔广义认为,去年10月,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意刚刚逼近,我省中小企业尤为敏感。如何抓住危中之机,成为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企业家、政府官员、金融界人士都渴望进行充分交流,而省政协率先举办相关的专题座谈会,及时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会议议出良策——“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瓶颈”,“企业要坚定信心,调整结构,加强管理”……集合建议形成的调研报告报送省委、省政府,引起高度重视。

  全景:

  为何能如此迅速地对接发展热点建言献策?这与省政协坚持的履职理念分不开:把全省工作的总体取向作为基本指向,把四川发展的战略定位作为服务方位。

  立足这样的理念,省政协的专题调研、议政协商等工作始终贯穿推动“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促进 “一主、三化、三加强”实施这一主线——

  助推加快“枢纽”建设,政协委员们提出创新管理体制和实现机制,加快推进四川铁路建设等务实建议;助推发展方式转变,委员们沉下身子,围绕优化经济布局、统筹城乡发展、加强自主创新、充分开放合作等深入调研;助推特色产业发展,省政协针对“7+3”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发展园区经济、非粮食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等探寻良策……由此形成的17个主报告和14个分报告、18个专项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当对接的阶段重点因势而变时,省政协迅速作出反应,针对时事献良策。随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三农”问题众所瞩目,省政协十届四次常委会围绕农业话题积极协商,对接我省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指出“四川农业发展的差距主要在加工业上,希望也在加工业上”,建议抓住机遇,加速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省政协迅速围绕“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推进‘两个加快’”、“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金融政策”等课题多次协商,提出“通过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途径,扩大投资激活内需”等有识之策,促进我省相关决策。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在促进发展中,省政协坚持把关注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围绕“八项民生工程”实施,组织驻川全国政协委员和省政协委员视察28次,提交视察报告21篇,特别针对民生领域的制度性障碍开展调研,对改革限制生产要素流动的户籍制度、城乡二元公共物品供给体制提出探索性建议。

  对接重点的课题选择,内涵丰富的建言献策,形式多样的议政协商,结出累累硕果。一年里,省政协的调研、视察、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成果,中央领导批示了9件次,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了111件次。

  回眸2008年,这是省政协委员们在共克时艰中成效显著的一年,在超常努力中开局良好的一年。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