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今年主抓新产业和十件民生实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3日08:15  南方日报

  

今年主抓新产业和十件民生实事
白泥坑垃圾卫生填埋场是三水今年主抓的10件民生实事之一,预计年底前可投入运营。这是该填埋场奠基的情景。喻淑琴摄

  本报讯(记者/杨世华喻淑琴通讯员/黄猛高莫嘉智)“三水要思考的不是单纯完成上级定下的几个经济指标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成为‘新发动机’的问题。”昨日,三水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三水区委书记宋德平作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区长卢立湃作政府工作报告。他们指出:今年要抓好安居工程、村村通自来水等十件民生实事,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据了解,这是三水区连续第二次用10件实事来布置整年度的具体工作。2008年十件实事,三水已较好落实。

  宋德平:新产业才能带来新面貌

  “只有新产业才能带来新面貌,只有新面貌才能成为新发动机。”三水区委书记宋德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新产业的发展在新年伊始就初露端倪。继上月医械孵化中心等4个医疗器械和基因产业项目进驻三水后,上周,省薄膜太阳能产业基地落户,这一项目投资逾30亿元,5年内将拉动GDP增长600亿元。近一两年来,三水经济开始有了质的变化。既按照省的要求进行“腾笼换鸟”,进行“三高一低”产业的转型、淘汰;又坚持招商选资,不断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优质外资项目。

  “特别是在‘饮料之乡’这张牌上,我们引入的项目实现了高端、优质、对地方贡献大的目标,产业集群已基本形成。”宋德平表示。据介绍,全国盈利最好的饮料企业之一———世界功能饮料巨头红牛已经落户。另一饮料大项目落户三水也已敲定,将在三水设立其华南生产基地等。围绕这些优质大项目,饮料产业的配套项目陆续进驻。

  “必须承认,三水的经济发展总量和质量在全市、珠三角内不算高,从全区来看,还没有一个足以影响三水未来发展的大项目。”宋德平坦承,“整个工业结构要有大的改观,今后几年要在新产业上做好文章。因此我们近年来一直要求预留大项目的发展空间。

  不能让云东海湖成为第二个“滇池”

  “以云东海湖建设、精品城市建设使三水呈现新面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宋德平表示。据介绍,云东海湖北湖工程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将在下月初进行蓄水。

  “但云东海湖建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是如何实现生态保护、发展生态,大湖配套设施不跟上,保护生态政策不落实,就很容易成为第二个‘滇池’;其次是湖区建设,没有高标准的建设、配套,没有时尚的产业落地,大湖就没有吸引人的面貌出来,只是一个水库。因此,云东海湖的建设如何做好生态和时尚两篇文章,需要继续思考、努力。”

  “如何使引进来的项目尽快得到落实也是努力方向之一。”宋德平续称,“如奥特莱斯世界名牌折扣店的项目,我们要尽快促使其动工,想方设法做好折扣店的配套,确保其在2010年投入使用。”

  卢立湃:工业总产值破千亿,增长30.3%

  三水区区长卢立湃在谈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时,用四句话作简要概括:经济发展高质量,城市建设高品位,机关作风高效率,新农村建设高标准。

  报告中,他总结了2008年三水的发展成果,并对今年的发展计划作出部署。

  2008年,三水区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280亿元,增长30.3%,三水全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0亿元,增长20.1%,新签各类投资项目129个,计划投资总额120.9亿元,平均投资密度达到225万元/亩,饮料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基因、新能源等新产业崭露头角,云东海湖、奥特莱斯等生态时尚之城重点项目开局良好,中国长寿之乡获评,十件民生实事较好落实。

  此外,三水区还被选定为广东改革开放30年珠江三角洲农村发展典型。全区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8480元,增长6.3%。

  报告提出,2009年,三水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09%;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1.54万吨、0.59万吨以内。

  服务:七大举措力助企业过冬

  对于如何帮助企业减少金融危机的影响,报告指出,将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围墙外”的事务,主要包括以下七大举措:

  加强金融平台建设,构建政府、企业、商业银行、担保机构、保险公司多方合作的金融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对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及贷款规模,开发融资产品,支持大企业和成长性好的优质中小企业借贷融资;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策略,调整产品市场结构,开拓国内市场和新兴海外市场;用足用好国家出口退税政策,扶持外向型企业发展;充分把握国家、省、市拉动内需投资计划落实的机遇,全力帮助企业争取资金和项目;尽心尽力帮助企业享受优惠政策,指导企业提高发展素质,增强抗风险能力。

  相关

  2009年

  三水十件民生实事

  1、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全区分散五保供养标准从1月1日起,由每人每月310元提高到400元,区政府对集中供养五保对象每人每月补贴400元。下岗残疾军人生活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530元。

  2、实施安居工程。全面解决第一代归难侨最初入境安置户住房问题;开展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二期工程建设。

  3、建立农业贷款信用担保基金,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农业贷款。分期分批、多形式、多渠道对农村居民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增收。

  4、政府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广泛开展城乡绿化美化,全区人均新增或改造绿地面积3平方米,创建成省林业生态县(区)。

  5、建成使用白泥坑垃圾卫生填埋场。

  6、开展西南城区下水道清疏工程,做好西青大道排水改造、口岸泵站改造及污水收集等工程,基本解决城区“水浸街”问题。

  7、完成154条自然村“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任务。

  8、完成驿岗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和有关镇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9、加大投入,密切配合,加快推进大棉涌综合整治工程,打造城市“一河两岸”新景观。

  10、对三水区户籍70周岁以上老人开展免费体检,全面开展出生缺陷筛查和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疾病普查普治。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