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反假钞 还需关注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3日08:34  辽一网-华商晨报

  近日,国内多省市出现仿真度极高的新版百元人民币假钞,这些假钞多为“HD90”、“HB”、“FA”编号。目前,不少城市均有市民收到过这类假钞。央行已发出警告,提醒公众春节前后慎防假钞。

  本报评论员

  近日涌现全国各地的“HD90”百元假钞引发了“集体恐慌”,人们在解析我国反假币方面存在的漏洞时,提出了“反假钞机制”的议题。

  乍看之下,委实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当务之急应该是相关部门启动紧急预案的程序,迅速查清制作假钞的源头,摸清假钞流动的路径,迅速予以“重拳打击”;而不是光叫老百姓苦练肉眼识别术。平心而论,光凭普通人微弱的能量去看水印、听声音、检查金属线,这些司空见惯的检验假钞方法已显得老套,而在网友的新招数下摸凹凸、看颜色等方法也未必奏效。由此,又提出建立与完善“反假钞机制”,好像更有点“以远水救近火”的味道。

  然而,细细品味,便觉得不尽其然。何以见得?有报纸上披露的几桩实例为证:

  其一,国务院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人表示,目前只有少数验钞机的生产企业技术合格,市场甚至存在成本仅仅40元的验钞机。原来,验钞机竟然还有质量较差的!据介绍,国内生产点验钞设备的企业大约120多家,其中只有少数企业的技术标准达到质检总局的标准要求。在山东某地,生产验钞机的企业到处都是,价钱从40元到上千元不等。很可能,这些相对便宜的验钞机根本就验不出HD90的假钞来。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十分担心———连验钞机都不靠谱,假币的畅通无阻当然也就“顺理成章”了。此外,我们还十分担心,不靠谱的验钞机会不会把真币也验成假币呢?这不是“杞人忧天”,老祖宗有“假作真时真亦假”之说,不靠谱的验钞机是不会对真假负责的。

  其二,一位读者投书报纸,称在一家银行的柜员机上取两次钱,分别取出两张新假钞,由此染上了“新钞综合征”———在银行取钱时,只要有新钱,一定要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直到确认是真的为止。后来竟发现,诸如此类的相关新闻还真不少。他于是诘问:银行的程序也许确实严格,假钱是不会通过验钞机的,可是放钱的人呢,有谁在监督他们?这位朋友经常看到银行职员在往柜员机里放钱时,竟然是单独在机上操作。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理由,就是这些假钱是某些银行职员偷梁换柱了。这个理由能不能成立,当然不能依据个人的观点。不过,他提问题的视角已经提醒我们,在“反假钞”问题上,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其三,“反假钞”的激励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的观点是,我们现在实行的“假钞为银行没收”的规则,实际上不能鼓励人把假钞交给银行,而是鼓励一些人把假钞留着,或者在适当的机会花出去。假钞在小范围里面,倘若大家都认为它是真钱,实际上也会起到了真钱的作用。这样实际上是鼓励假钞在局部范围里面流通。如果给老百姓一点激励,哪怕是给一点补偿,或许就可以改变这个局面。这虽是一家之言,但不乏给人启迪。

  看来,“反假钞机制”一定要着眼于假钞制作、流动、识别与惩罚、严厉打击与适当补偿等多个环节,这才是高屋建瓴之举。其间,既考验我们的社会迅速反击的政治含量、技术含量,也考验我们的社会和谐含量。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