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0年写49块告示板 真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3日08:34  辽一网-华商晨报

  

10年写49块告示板真诚

  那哲锋为了解除顾客的心疑一直坚持写告示板 很多顾客换罐时都习惯性地看一眼告示板

  晨报讯(记者 杨晓明)“心中有秤,称不准也准;心中无秤,称准也不准,说话办事只在正歪之间耳!”这是生意人那哲锋的“生意经”。

  这样大大小小的“生意经”被贴了满墙,他说,“做买卖就是做心,别看我的店小,也是一种文化。”

  诚信经营说腻了就写

  10年间写了49块告示板

  32岁的那哲锋,1998年毕业后经营了一家液化气站。

  近日,记者来到沈北新区辉山农业技术开发区这家液化气站。

  “足斤足两分毫不差,就敢叫这号!”板子上的话写得工整有力。

  告示板的形式不拘一格,有的写在纸盒上,有的写木板上,但标题都很有趣,《解心疑》、《良心说》、《定心丸》、《诚信者说》等等。

  “这上都是我的生意经。”店老板那哲锋说。

  “刚开始干这个,心里挺不得劲儿的。”那哲锋说。

  那哲锋说:这地方离市里远,附近都是村民来换罐,每天接触的都是质疑声。

  “给我足斤足两啊,要不,回来找你。”“你这加气的阀都占了分量,这是不不合理啊?”

  “天天回答这些问题,真的挺闹心,但做服务行业的,态度不好还不行。”无奈下,那哲锋想到了写出来解答,让顾客自己看。

  10年间,那哲锋根据顾客提出的问题,陆续写出了49块告示板,关于一些液化气站的规定、如何称重,还有一些政策等等。

  那哲锋说:“这样一来解了闷,也起到了公告的作用。”

  从消除质疑到信任

  “回回都是足斤足两”

  那哲锋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经历住了居民对他的考验。

  那哲锋的姐姐说,这地方是偏远的乡村,特别是老百姓对罐特别较真儿,刚开始,来换气的人都提个秤,我们刚称好的罐,他们掉头出大院就自己称。

  “每个来换气的都带个秤,看着心里特别不舒服,感觉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那哲锋说。

  记者采访期间,正巧碰到换罐的居民刘先生,他在这附近住了10多年,特别熟悉这个加气站。

  他说:“来他家换(罐)咱们都放心。说实在的,刚开始我也不信,我回家称过几次,回回都不差,这咱就信了。”

  那哲锋说:“告示板有很大作用,我既然写了,就这么做。很多人都看上瘾了,到这换罐,罐一扔就看有新内容上榜没,这让我觉得这是一种企业文化,也更有了动力。”

  那哲锋的女儿7岁,他说:“我想我能给孩子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让她知道做人的根本是讲诚信。”

  那哲锋将写满诚信的告示板摆放整齐■本报记者 王海英 摄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