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的小组讨论上,文艺界政协委员互相激励:当前的金融海啸是上海文艺“收复失地”的机会。委员们各抒己见,呼吁在各个方面注重鼓励文艺原创、营造不俗的文化氛围,趁势为上海文化土壤增添“肥力”。
抓住每一张戏票的希望
“经济危机来时,我暗自窃喜:可能电影的机会来了!”市政协委员、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导演江海洋说:“果然,现在对房市观望的人多了,买汽车的人少了,电影票倒紧张得买不到了!看来一件事情走到谷底,只要不灭亡,就能反弹回来。”
“人总要娱乐,看场戏,看场电影。经济困难的时代,表演艺术反而繁荣。所以,我们吃这碗饭的同行不要悲观,这是个机会。”上海政协委员、香港思远影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思远也这样说。
“这一次金融危机对文化产业本身来说是极大的机遇,因为传统模式的产业经济结构面临挑战,文化创意产业迎来提升。”上海政协委员、静安区副区长方世忠这样看。他说:“文化建设要有前瞻性,越是经济衰退,越是不能‘等一等’。我们要抓住这次机会,好好地发掘上海的文化资源。”
降低每一个机会的成本
“最近北京出台一项政策,由政府担保,商业银行以最低利息贷给五家民营影视公司每家1亿元。这样的办法,上海有吗?我在北京每开一个电影放映厅,政府补给我50万元,这样的做法,上海有吗?几个年轻人想在上海注册一个影视公司,必须要有300万注册资本、业界名人做担保,才能开得出来,在北京只要30万注册资本。这样的‘土壤’,上海有吗?”
吴思远委员在昨天下午的分组讨论会上抛出了上面三个重重的问号。他接着说道,“为什么只有‘北漂’没有‘海漂’?因为如果土壤太‘瘦’,‘漂’着也要饿死的。我们在上海,希望上海样样都好,希望看到年轻人有机会、有前途,因为没有新人就没有希望。”
提升每一处空间的品位
上海歌剧院演员迟黎明等委员在考察上海音乐厅周边环境时惊异地发现,上海音乐厅建筑与周边公共绿地竟然分属两个单位管理,难怪停放车辆极不规范,与城市音乐殿堂的品位不协调,更不可能成为音乐厅功能的外延空间。他们提出:应该开个先河,统一协调管理。
文艺界委员对城市规划管理的普遍关注,来自于对城市空间能否承载文化内涵的忧虑。“上海文化发展中最大的弊端是‘碎片化’,各区都管一块,放在上海的层面来看却没有‘大东西’,应当注重同城效应,避免同质竞争与资源‘碎片化’。”方世忠委员有感于各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零散与雷同。
江海洋委员则考虑着一个提案:把上海地铁打造成文化驿站。“上海地铁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世博会期间,恐怕会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何不用以展示我们的文化品位?比如,一个地铁站专门展示书法艺术,另一个地铁站专门展示一流医生和院士的照片,另一个地铁站做成音乐车站,介绍音乐知识……而不是强迫我们接受那么多的广告。”本报记者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