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给留守儿童征集代理“爹妈”

  本报海口1月12日讯(记者 曾苗 王灿 康凯 张毅)“留守儿童”在正常家庭教育缺失的家庭里,如何健康地成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了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调查:

  留守儿童见了生人躲到课桌下

  去年12月份,记者在万宁龙滚一幼儿园看到这样一幕:一名手上有一大块烫伤疤痕的5岁小女孩看到有生人,立即躲进了一张课桌底下,记者怎么哄她都不肯出来,园长过来后才把她从桌子底下抱出来。

  园长告诉记者,这是园里很让她担心的一个孩子。小女孩的父母长期在深圳打工,一年才回一两次家,孩子从2岁开始就开始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手上的烫伤是由于爷爷奶奶无暇顾及她而发生的意外。更让人担心的是,老人年纪已大,能够照顾孩子的正常生活已经很不容易,哪里还谈得上对孩子的教育和交流,为此这个小女孩的性格也比其他的孩子孤僻。

  据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程毅君介绍,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由于少与父母接触而导致孩子亲情严重缺失,在心理上也呈现出自卑、孤僻、冷漠、害羞、怕见生人等症状,非常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如果在幼儿时期的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到了初高中就会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甚至早恋的倾向。

  建议:

  为留守儿童征集代理家长

  台盟海南省委曾经就我省的“留守儿童”做过专门的调查。调查发现,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海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在逐渐增多。据省妇联调查,截至2007年,海南外出务工的家长有25034人,留守儿童有19543人(含父母一方外出),约占全省0-14岁儿童人口的1%,留守儿童中由爷爷奶奶照顾的有8500人,约占43.5%。

  台盟海南省委建议,把心理健康活动课列入农村学校的课程设置,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为农村孩子及时送上“心灵鸡汤”;另外,应发动全社会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帮助,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整个社会都能参与到帮助留守儿童的活动中来;妇联、教育、关工委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整合镇、村的资源建立农村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指导站,发动家教志愿者担当“代理家长”等。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