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昨日“福”到6家庭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4日09:37  海南特区报

  

昨日“福”到6家庭

  昨日“福”到6家庭

  本报讯 “孝敬老人乃做人之本,这些就在身边的老人,我们愿意走近他,让他感受到晚年的温馨。”看到本报相关报道后,海南吾老社负责人同本报取得联系,表示愿意帮助50号、63号、65号、66号、79号、80号六户贫困家庭的老人。

  昨日,记者同吾老社的一行成员,分别看望了这6个家庭的老人,为每家每户分别送去一袋米、两桶油、副食、礼盒、“福”字对联等。

  见习记者 刘江浩 文/图

  50号家庭

  郑留地接过红包笑了

  看见红包,50号家庭郑留地笑了,他挥着右手,向大家打招呼问好。

  老人住在一间面积约10平方的小房内,而前来看望的人就有10多个,房间一次能进两三个人。于是,提着礼品的志愿者们,只能排成队依次进屋放礼品。

  因为大家提前了解到性情独特的老人,就是想要一个红包,所以特意为老人封了一个。看见红包的一刻,老人笑得很灿烂。

  接着,大家来到80号甘亚贵家,老人开心地接待了大家。大家进屋后,他还把长凳搬出来,一定要大家坐。

  65号家庭

  “好多好心人来送东西”

  大家来到66号家庭,母亲柯■四不在,患精神病的儿子在家,他再次开心地接待了前来慰问的爱心人士。

  开门的时候,65号家庭,郑育三的弟媳有些意外,“你怎么又带人来了!”前两天,他们刚刚收到记者转交的两位好心市民送来的300元。

  来慰问的不止这些,弟媳告诉记者,头天早上9点,一个阿姨带小男孩来看望他们,还带来一包米两瓶油。郑育三弟媳说,他们的邻居,66号家庭也是如此,“昨天下午,也有两个男的给他们家送去米和油。”

  79号家庭

  遇到“知己”郑阿公流泪

  79号家庭郑居祺老人看见大家来慰问他,坐在轮椅上一直笑,抬起手冲着大家不停地挥。

  放下慰问品后,其中一位成员特意找出饼干,塞到老人的手里。接着,两位懂得海南话的吾老社成员,开始跟老人聊天。郑阿公仿佛遇见了知己,聊着聊着竟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临走前,一成员给老人塞了个红包。

  来到63号牛亚狗家,他和儿子在家。了解到牛亚狗儿子的小家的生活困境后,一位女士说道,“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会给你们更多面对生活困境的勇气”。

  走进贫困家庭 本报暖冬热线:66742110、66700110

  82号家庭

  采访主角:张和英

  年龄:87岁

  家庭住址:海口市美兰区仲恺村委会北排村

  95岁阿婆自己捡柴做饭

  本报讯 昨日,记者见到了正在砍柴的张阿婆。张阿婆介绍,她丈夫和儿子十几年前去世了,现在一个人生活,靠政府每月45元救济款生活,她砍的那些柴是在外面捡来的,用来做饭的。阿婆的腿患有风湿病,走路时非常困难。平时买菜、买米等,都让邻居捎带回来。

  心愿:提到过年的愿望,阿婆说,能给她送点年货就行,最好能送点肉,让她也能吃上点肉。

  83号家庭

  采访主角:马国才

  年龄:43岁

  家庭住址:海口市滨濂村201号出租屋

  最好有台旧冰箱放剩菜

  马国才现在精神状态很差,需要吃药控制情绪。儿子在北大读书,妻子在饭馆打工,每月有四五百元的收入。

  摩的司机马国才与妻子住在滨濂村,所居住的小瓦房月租100元,马国才已经在海口呆了10年,期间一直没回河南老家。

  心愿:“我经常在外面开车,家里不用电视,就是夏天有剩菜剩饭都舍不得扔,要有一台旧冰箱就好了。”对于新年的愿望,马国才这样回答。

  记者 韩建东 通讯员 王春壮 王华莉 文/图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