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军医张伟准备向媒体写揭露信的当晚,老婆忧心忡忡地站在一旁:“你一定会惹大麻烦,你当不了医生了。”“要当不了,我就去医院门口卖花。”张伟倔倔地回了老婆一句。
在2008年9月11日“问题奶粉”患儿的真相未曝光之前,三鹿和毒奶的关系是一个秘密。
但有一位医生已掌握了揭开这个秘密的足够材料。
这位医生就是解放军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张伟,他在近三个月的收治与病例调查中,已明确地把目标锁定在三鹿身上。
张伟最早是在2008年6月28日接到第一例“问题奶粉”患儿病例的。患儿钟涛10个月大,来自甘肃一县城,已经辗转4家医院,3天无法排尿,全身浮肿。
此前的医院已建议钟涛父母不要再喂三鹿奶粉,其时,该小镇已出现数位患儿,共同特征都是喝了三鹿奶粉。“我从医23年来,从没见过这么小的孩子得肾结石。”张伟回忆。他立即为钟涛进行手术。
在随后不到10天的时间,张伟所在的泌尿科里又陆续收治了3名来自甘肃省内的结石患儿,这在任何文献资料里都找不到类似的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如此多幼儿出现突发病例?这三例住院时都已有生命危险,张伟带领泌尿科医生全部抢活了这三个小生命。
“职业的敏感性让我不寒而栗,当时我就感到这些病例背后可能有个共同的原因。”张伟回忆。他一遍一遍的询问患者家属孩子的情况,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在不下十几遍的询问中注意到一个细节——奶粉,这些孩子无一例外都喝着同一个品牌——三鹿奶粉。
7月16日,张伟向医院汇报了这件事情,院长贾兴民也意识到问题重大,在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的同时,也向甘肃省内和北京的有关专家咨询。
当天下午,甘肃省卫生厅便组织疾病控制中心的专家来医院调查。
多名调查组专家也重点怀疑三鹿奶粉。但苦于没有直接证据,没人敢站出来说话。
国家卫生部也派人到医院做了调查,可是一直没有出具检验结论。而所有质检结论称,奶粉是合格的。
入住解放军第一医院的患儿很快增加到十多例,年龄集中在6到11个月。
7月30日,《西部商报》做了一个个案报道,称“婴儿肾藏半瓶结石”。当时张伟怀疑可能是婴儿奶粉钙含量过高,进行了一次科学喂养婴儿的专家点评。
8月30日生命垂危的患儿杨洲奥更是刺激了他,为了给孩子做手术,他与不敢为患儿做手术的麻醉师大吵一架。“杨洲奥之后,我觉得这件事非得弄个水落石出。”张伟回忆。
张伟自行组织医务人员对兰州4家大超市的三鹿奶粉进行调查,“不管和三鹿有没有关系,都要进行调查,否则会有大批的孩子死掉,假如我们调查错了,可以给三鹿道歉。”当时张伟对科室医生们说。
他们反复调查后推测认为,三鹿可能是用边角料生产的,属于劣质奶粉。当时张伟还认为:“可能是奶粉里面脂肪含量过多,导致脂肪酸代谢紊乱,酸性产物的堆积最终形成结石。”他做梦都没想到的是,真正的原因是三聚氰胺。“得知真实原因的那天,张主任气得脏话连篇。”科室的一位医生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
到了9月初,张伟在一些专业论坛上已看到了不少三鹿患儿的帖子。他询问了北京、上海的专家,许多医生都在怀疑三鹿奶粉。这似乎已是不言的秘密。但由于没有相关证据,医疗界仍一致保持缄默。
张伟感到不公布真相已难以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单打独斗不能解决难题,公布情况是唯一出路。
在9月初的一天晚上,张伟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要不惜代价去救孩子”。张伟回忆,那晚他开始给南方周末写信。其题目是《想找一名对结石宝宝事件感兴趣的记者》:“我是一名医生……(结石患儿)都是来自贫困农村家庭,人工喂养,吃同一品牌奶粉……个人认为这是严重的公共安全事件,比曾经报道过的‘大头婴儿’事件更为严重,希望新闻界参与调查,尽快阻止更多的孩子发生类似的悲剧。”
其时,南方周末记者因为已在此前接到类似线索,也正悄然在全国多个省份展开对三鹿奶粉的调查。
张伟事后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那晚,老婆忧心忡忡地站在一旁:“你一定会惹大麻烦,你当不了医生了。”“要当不了,我就去医院门口卖花。”张伟倔倔地回了老婆一句。
后来,张伟又和科室医生商量,让患儿家属出面找当地媒体曝光。《兰州晨报》对此进行了报道,称“甘肃14名婴儿同患“肾结石”,皆食用同一品牌奶粉”。这篇报道迅速为各大新闻网站转载,放在网站显著位置。
报道采访了泌尿外科住院总医师李文辉。李文辉说当时并没有走正常的采访程序,他也担心:“我对记者说,绝对是三鹿问题,但鉴于政治问题,建议你不要提三鹿名字。”
这迅速形成了媒体聚焦风暴。《东方早报》随后进行点名报道,9月11日,真相大白于天下。
在三鹿公司承认奶粉受污染的翌日上午,科室的医生、护士看到了另一个张伟,平时温文尔雅,那天却像一头愤怒的狮子,脏话连篇,骂三鹿公司是“怂子、王八蛋”。
这半年,解放军第一医院检查了5000多人,住院治疗218人,肾功能衰竭的重症患儿26人。张伟和同事们的“战绩”得到了肯定,其治疗技术方案也被全国借鉴与推广。
卫生部长陈竺来该院视察时说:“张伟是一名具有战略眼光,敢于承担责任的医生。”张伟回忆,那天他的泪水夺眶而出。
来源: 南方周末 记者 何海宁 发自甘肃兰州